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宿州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领航“智慧火电+绿色能源”新标杆

2025-04-14 20:32   中国能建  

近日,由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与华东院联袂打造的安徽宿州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1×1000兆瓦燃煤机组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集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成果,二次再热系统煤耗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通过中水回用、固废资源化等绿色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与锅炉灰渣98%综合利用率,成为传统火电向“智慧化、低碳化”转型的示范工程,领航“智慧火电+绿色能源”新标杆,为安徽省“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智造引擎:百万千瓦机组的技术密码

钱营孜二期扩建项目多项技术指标全面领先,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斐然,彰显了中国能建在火电建设领域的科技实力与创新引领作用。其二次再热系统煤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背后离不开建设者们的攻坚克难,项目团队在百米高的钢架上编织着现代工业的锦绣画卷。

安徽电建二公司汽机技术负责人赵毅主导的QC课题《提高机组油系统冲洗效率》,通过优化管道预组装顺序和冲洗方法,将安装效率提升40%。在发电机定子吊装过程中,针对单台机组定子吊装难点,采用新型500吨吊梁系统和液压提升装置组合的方法,节约工期5天。

该公司锅炉技术负责人王胜龙提前对锅炉设备进行预组装和调试,减少现场安装时间20%,并通过严格的焊接工艺评定制度,采用先进焊接设备,确保高压管道焊缝一次合格率达99.5%,为机组安全运行筑牢技术根基。

速度传奇:180天铸就火电建设新标尺

在设备到货延误、工期紧张的情况下,项目部以“人、机、料、法、环”五维协同破局。通过并行施工策略,土建与设备安装交叉推进,汽机房基础浇筑与锅炉钢架吊装同步展开,节省工期15天。面对设备布置受限问题,技术团队优化吊装顺序,采用多台小型起重机辅助作业,将塔吊利用率提升至95%。项目部在设备到货滞后时,连夜调整施工计划,优先推进不受影响的汽机平台施工,并通过“分班制”实现24小时轮岗作业,确保关键节点按期完成。

面对锅炉结构复杂、安装顺序严格且工期紧张问题,生产经理李胜利组织热动科专业技术人员,对锅炉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安装方案和施工顺序。通过提前进行锅炉设备的预组装和调试工作,减少现场安装的时间和难度。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安装顺序和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锅炉本体安装历时180天,创国内同期同类型机组最快安装记录。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项目团队对每一道工序的精准把控,每一步都凝聚着“能建铁军”的匠心与韧性。

生态交响:全产业链奏响绿色低碳强音

作为安徽省"十四五"能源转型的关键落子,项目不仅创下多项行业纪录,更以"煤电+"创新模式探索出一条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我们不仅是在建造电站,更是在锻造传统能源转型的‘金钥匙’。”安徽电建二公司项目经理苏建华在年度工作会上强调。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全周期贯彻绿色理念:在燃料供应环节,与周边煤矿建立煤电联营模式,减少运输碳排放;采用最先进的环保技术,烟尘、SO2、NOx排放浓度达到超净排放标准;水源取自城市中水,采用二次循环,减少水资源占用,废水梯级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生产废水100%回用;固废处理方面,锅炉灰渣综合利用率达98%,转化为环保建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施工现场设置智能扬尘监测系统,实时联动雾炮降尘;夜间作业采用低噪音设备,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让工业轰鸣与麦浪清风和谐共生。

党建引领:红色引擎凝聚攻坚合力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党建引领贯穿始终,成为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面对施工高峰期设备到货延迟、交叉作业冲突等难题,党员屈振利为解决管道与桥架碰撞问题,驻扎现场,协调设计、施工方快速出具变更方案,避免工期延误。党员申小进在汽机本体扣盖关键期,带领团队连续奋战,攻克轴系对中偏差难题,确保安装精度达标。

项目部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建共建,深化精诚合作,将党建工作融入施工难点攻关。安徽电建二公司钱营孜项目部党支部与业主、华东院联合开展“党建引领志愿红,清洁厂房我先行”“党建联建·共筑美好”志愿者活动,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做好服务保障。

3月30日5时18分,宿州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提前一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为皖北大地点亮绿色能源之光。钱营孜二期项目如一颗明珠镶嵌于皖北平原,映照着传统能源的绿色蜕变,也昭示着中国能建在"双碳"征程中的躬身力行。这里,不仅是能源新地标,更是一曲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织的淮河长调,一首写给未来的皖北诗篇。(杜静 张晶晶 刘梦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