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一行,在鹏飞城市加氢综合能源岛合影
5月14日,日丽风清,在鹏飞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外,几十辆红色的氢能重卡一字排开,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耀眼。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携夫人苏珊·布罗施-莱维特(Shoshan Brosh Levitt)及法国桥智库主席周瑞(Joel Ruet)一行人来到山西省孝义市鹏飞集团的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深入了解鹏飞集团的氢能重卡生产线。
图为鹏飞集团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所生产的氢能重卡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鹏飞集团的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顶尖燃料电池团队合作,构建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的闭环创新生态。”鹏飞集团氢能事业部总经理助理乔云铂向来访嘉宾详细介绍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的建设情况。
一进入产业园,探访团的氛围被瞬间点燃。“看这个!真了不起!”周瑞站在宣传展板前,仔细阅读过介绍资料后用手指指着其中一个技术参数,向身边的人赞叹。迈克尔·莱维特与夫人俯身认真倾听讲解员的介绍,并与鹏飞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展开交流,还频频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鹏飞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是一个是以装备制造为载体的产业园,该园区深度整合氢燃料电池重卡、专用车及工程机械整车制造能力,规划年产能达30万台。同时配套建设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氢燃料动力系统、供氢系统等核心部件生产线,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组装的完整产业矩阵。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项目采用分阶段建设策略,当前建设的一期工程投资30亿元,先行建设3万台氢能汽车产能,预计年产值达190亿元,并同步建成研发中心。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迈克尔·莱维特一行人步入生产车间,洁净无尘的作业环境与智能化产线高效协同运作的场景即刻构建起未来工厂的模样,这种科技感与秩序感兼备的工业美学,颠覆了传统汽车制造园区给人留下的印象。
在电堆自动化生产线上,伴随着一阵红光闪烁,检测设备快速完成了对一片膜电极(MEA)零件从气密性、尺寸和外观缺陷三个维度的自动化检测,机械手上下翻转,快速抓起检测合格的膜电极零件将其送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图为检测仪器正在进行膜电极和金属极板外观缺陷自动检测
“这个是组装好的产品吗?”周瑞指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向讲解员提问。“是的,您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我们的组装生产环节,上游生产线所生产的合格零件在这个环节就可以被组装成一个电堆产品。这条生产线年产能可达1万套,可生产100-200kw达到车规级标准的电堆产品。可自主掌控从催化剂浆料到完整电堆的全生产流程,这正是鹏飞技术战略的核心体现。”乔云铂自豪地向到访嘉宾介绍。
图为组装好的电堆产品
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迈克尔·莱维特与周瑞深入参观了解了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的膜电极制造工艺流程和电堆装配工艺流程。
图为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汽车总装产线的系统装配环节
来到鹏飞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的总装车间,十几辆氢能重卡正在等待完成最后的组装。“2022年鹏飞通过并购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获得整车生产资质,已成功开发多款氢能重卡。2022年底首批100台氢能重卡在孝义市投入运营,2023年第二批100台氢能重卡交付使用。去年我们更斩获河北省500台氢能重卡订单,创下国内单笔最大氢能重卡采购记录,标志着鹏飞集团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乔云铂介绍。迈克尔·莱维特等人对氢能重卡展示出很大的兴趣,并向鹏飞集团副总裁郑梓豪详细了解氢能重卡汽车的构造及生产情况。
在随后举行的以“诺奖智慧赋能 国际视野领航”为主题的座谈会上,迈克尔·莱维特和周瑞都表示,经过一天的探访,鹏飞集团在产业建设方面所展示出的国际化与智能化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在中国鹏飞集团已走在前列,选择发展氢能产业的道路是正确且有前瞻性的。
周瑞表示,从企业成本结构分析,鹏飞集团选择重点布局氢能重卡而非氢能轿车的战略决策具有显著合理性。当前,氢能重卡在中国已形成规模化应用基础,在国际市场方面,欧洲作为全球氢能重卡应用较成熟的区域之一,其产业格局呈现出特殊机遇,中国企业有望凭借产品技术优势开辟新的合作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巴黎人工智能峰会宣布将投入190亿欧元推动法国人工智能发展,此举将加速智能出行技术的产业融合进程,为鹏飞集团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创造潜在出口机遇。
迈克尔·莱维特,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终身教授,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在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周瑞,新兴经济体专家、经济学家,现任法国桥智库主席。他擅长研究包括能源、新兴国家企业的全球化、国家与工业关系的影响等领域的研究。(杨媛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