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亮相校园招聘会 为埃塞青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原创   2025-05-23 15:08   刘方强

新华丝路亚的斯亚贝巴5月23日电(记者刘方强)清晨,阳光穿过枝叶,洒落在草地上。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学(亚大),不少学生三五成群来到校门口广场上的招聘会。他们在各个展台间穿梭,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也夹杂着些许紧张。

5月19日至20日,一年一度的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校园招聘会如期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超过20家中国企业受邀参加此次招聘会,为历年之最。这些企业包括了工程承包、制造、信息通信等领域,既有大型国企,也有中国民企,为当地学生带来超过300个就业职位。

“我们今年设置了40个招聘岗位,以土木工程为主,也包括了财务、语言、市场营销等方向的岗位。”中国土木埃塞俄比亚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牛亦农说。据了解,中国土木已经在埃塞深耕十余年,目前在当地近30个项目上一共拥有属地员工约5000人。

350485340156555265.jpg

5月19日,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校园招聘会正在举行。(新华社记者刘方强 摄)

22岁的哈布塔姆·蒂鲁内(Habtamu Tiruneh)是亚大今年机械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19日上午,他早早来到招聘会,希望能有所收获。“现在,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像这样的招聘会对我们非常重要,让我们能够直接与潜在雇主见面,同时也能增强我们就业的信心。”他说。

蒂鲁内表示,中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我认为,在这些公司中担任一名初级机械工程师,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一定大有裨益,因为我能在这些公司中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蒂鲁内告诉记者。随后,他便走到中国土木的展台前,与工作人员交流起来。

埃塞俄比亚劳动与技能部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供需关系不匹配是该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该部的市场信息分析专家所罗门·亚的斯(Solomon Addis)表示,埃塞俄比亚的劳动适龄人口大约有6000万,技能不匹配和信息分散等问题阻碍了就业,举行招聘会对于连接劳动力市场和企业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交集团也是参与此次校园招聘会的中国企业之一。技术、行政、商务、语言……展台前,不少学生正排着队咨询各类岗位信息,桌上的简历也越来越多。

“我们计划招聘50人左右,我们不仅在这个学校招聘,还打算去其他学校参加招聘会,以加强公司属地化的建设。”中交集团现场负责人古小龙说。

中国有句俗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企业在埃塞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基本原则,致力于将发展过程中所收获的技术和经验成果与当地分享,助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350485344258584577.jpg

5月19日,一位中企负责人正在向求职者介绍相关工作岗位。(新华社记者刘方强 摄)

记者曾报道过埃塞不少中资企业的活动,依然记得2024年9月17日,由中交集团组织的海鸥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期)埃塞俄比亚属地员工培训班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开班仪式,培训班由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和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交集团埃塞各个项目的102位属地员工代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系统学习企业文化、基础理论、设备维护以及中文等内容。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对培训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自己受益匪浅。

回到招聘会现场,记者见到了正在现场调研的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就业中心主任卡苏·吉尔查(Kassu Jilcha)。在他看来,“中国企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显示出他们对埃塞市场的重视,为企业与大学生群体搭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有利于解决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350485353444110337.jpg

5月19日,一家中企的工作人员正在与求职者交流。(新华社记者刘方强 摄)

临近中午,在返回的路上,记者遇到了刚参加完招聘会的大四学生梅瑟雷特·阿勒马耶胡(Meseret Alemayehu)。“我向好几家中国企业递交了简历,他们的反馈还不错,希望他们能通知我参加面试。”

“如果你有中国公司招聘的相关信息,也请告诉我。”她笑着对记者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