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法兰克福分社记者 马悦然
联想集团正依托自身在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综合优势,深入推进碳中和战略,探索“数智化赋能、科学迈向净零未来”的路径。该公司不仅自身在绿色低碳转型中走在前列,也积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社会各界迈向可持续发展,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具有系统性、实操性和借鉴价值的“中国方案”。
近日于德国斯图加特举办的“第二届中欧企业ESG最佳案例大会”上,联想集团获“数字转型最佳案例”荣誉,向欧洲社会充分展现中国企业在ESG领域的积极实践。
锚定净零目标,打造全价值链减碳体系
近年来,联想持续强化ESG管理,已连续三年获得MSCI明晟ESG评级AAA,并斩获CDP气候变化A等级、Ecovadis铂金奖及全球供应链Gartner前十等国际认可。
联想承诺于2049/50财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2023年,公司发布“净零”路线图,成为中国首家通过SBTi净零验证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并构建起涵盖运营、制造、供应链、社会行动等多个维度的减碳闭环。
位于北京的联想全球总部大楼已连续三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获得北京绿色交易所碳中和认证。大楼部署自主研发的能碳管理平台,实现能源使用的智能感知、可视分析与系统优化,节能率超过30%。
在制造端,联想布局“东西南北中”五大制造基地,推动绿色升级。天津工厂作为零碳示范项目,自2023年起全面运行,落地90项节能减排举措,并于2025年初获得ICT行业首个“生态级零碳工厂”认证。联想位于匈牙利的欧洲工厂也在绿色设计与本地交付方面成效显著,运营碳足迹大幅下降。
在减排方面,联想积极发挥“链主”作用,推动2000余家供应商共同构建低碳供应网络。公司构建起“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绿色包装、供应商管理”五大行动体系,开发上线全球供应链ESG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碳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绿色合规提升。此外,2022年,联想上线员工碳普惠平台,建设个人碳账户系统,鼓励员工及用户通过日常行为参与减碳。“联萌乐碳圈”活动推动绿色消费意识在会员群体中落地。
在生态保护方面,联想倡导“新IT·新自然”理念,积极投入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项目入选年度生物多样性企业案例,并于2024年发布首本生态保护白皮书,填补制造业企业在该领域的实践空白。
输出数智化ESG工具体系,赋能各界可持续转型
联想将自身ESG实践转化为服务体系与数字化工具平台,构建面向客户、政府和行业伙伴的“解决方案型企业”角色。
公司发布全域数字化ESG管理平台“联想乐循”(Lenovo ESG Navigator),覆盖ESG管理核心议题,助力企业实现数据透明、决策高效和低碳竞争力提升。其中,自主研发的绿色供应链数据管理平台(GSCDM)整合碳排放管理与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功能,已广泛应用于联想自身与部分合作伙伴产品流程中。
图为“联想乐循”全域数字化管理平台说明
该平台已入选工业互联网联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案例”、中国信通院“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等多个国家级实践推荐目录,成为制造业绿色数字化管理的代表项目。
在此基础上,联想秉持“以披露促治理”原则,构建“1+N”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其中,《联想集团ESG报告》已连续发布十八年,另有《社会价值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等专项报告,推动利益相关方及时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效,也为行业提供公开透明的管理样本。
同时,联想成立ESG与可持续发展事业部,为商用客户提供战略咨询、绿色园区规划、低碳数据中心建设等定制化服务,帮助不同行业推进绿色转型。在社会层面,公司打造研学平台和企业赋能体系,推动数字人才培养与中小企业能力建设;在治理方面,输出合规评估、数字工具、培训服务,支持企业在出海与转型中防控ESG风险。
构建可复制的中国企业ESG样本
联想集团的实践表明,科技型制造企业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既是责任主体,也是变革引领者。通过将ESG理念嵌入企业战略中,从顶层设计到全价值链协同推进,联想探索出一套具备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和可复制性的企业减碳路径。其以数字化手段推动绿色治理的经验,为中国制造业绿色升级提供了现实样本。
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在全球绿色竞争中的主动权,也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了有效带动,推动形成多方参与、协同降碳的生态体系。尤其是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和全球绿色规则日益趋严的背景下,联想将绿色制造经验转化为解决方案,服务千行百业绿色发展,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中的担当与能力。
联想的案例启示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科技赋能,以务实路径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融合统一。在全球面临气候挑战的当下,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以自身实践参与国际可持续治理,为构建公平、开放、包容的绿色未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