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Optimizing afforestation pathways through economic cost mitigates China’s financial challenge of carbon neutrality
中文摘要: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张祥华(Xianghua Zhang)等的署名文章《实现造林与减排成本最优化可缓解中国碳中和的财政挑战》,通过将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纳入联合减排的动态多模型分析,评估了到2060年中国造林的成本最优路径。
作者在文中表示,中国已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严格的碳排放限制似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选择。考虑到这些严格限制措施的经济成本高企,如果不积极植树造林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目标或阻碍经济发展。然而,造林与减排成本存在时空差异,这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加剧了造林与减排联合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风险。过度依赖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将导致减排过度或成本超支。
文章认为,造林与减排都对实现碳中和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减排的结构升级不同,造林减碳往往依赖于特定的地理空间。
研究结果表明,2020-2060年,造林应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减排的份额需要逐渐降低。中国碳中和下的造林政策和行动应与减排努力相协调,以实现成本最优化,缓解碳中和的财政挑战。此外,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的跨期成本最优图显示成本最优区域存在显著时空变异性。因此,在特定时期将造林工作集中在成本最优区域可能是解决财政挑战的另一个重要方法。(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