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中国在非洲的智库外交

©原创   2025-07-17 10:41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原文标题:China’s Think Tank Diplomacy in Africa

中文摘要: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萨米尔·巴塔查里亚(Samir Bhattacharya)在《中国在非洲的智库外交》一文中表示,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中国正将自身定位为“全球南方”的引领者。这是因为中国认识到,光靠军事实力和经济外交是不够的;要充分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需要外交与软实力的战略结合。鉴于此,中国加强了在“全球南方”的智库外交,以提升自身的全球话语权与影响力。中国的这类活动在非洲尤为突出,例如其正在该大陆推广“中国特色新型智库”(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文章指出,智库外交是中国战略性利用其研究机构和政策论坛扩大外交影响力的一种手段,旨在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并将其世界观、治理模式和发展范式展现为西方自由主义规范的有力替代方案。

文章介绍,中国于2011年10月正式启动中非智库论坛(CATTF),该论坛是中非智库间对话交流的常设平台,旨在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民间参与和开放对话,并为改善中非合作提出政策建议。除中非智库论坛外,中国还在多个倡议框架下推动智库交流,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尽管中国的智库外交为非洲国家提供了了解不同发展模式的机会,并在研究合作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也引发了担忧。毕竟,任何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发展轨迹都应由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现实所塑造。

因此,非洲面临的核心挑战并非拒绝与中国的接触,而是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来应对这一不断变化的格局。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并非源于全盘照搬任何外部模式——无论是西方模式还是中国模式——而在于制定由非洲主导的解决方案。(编译:秦川、江明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