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棚项目落地,村集体收入突破90万元,这些钱又投到了村庄亮化上,乡亲们日子越过越踏实。现在我们20多个村民在基地干活,人均月增收超2000元,既能顾家又能挣钱!”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花庄村蔬菜种植基地,村民王巧丽麻利地分拣着刚采摘的茄子,向前来督查项目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埇桥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将监督保障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加强政治监督、维护群众利益的着力点,结合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特色产业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干部作风等方面,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针对特色产业发展资金量大、项目多、受益面广,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区地+职能部门”联动监督作用,紧盯特色产业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通过“清单式+闭环式”监督模式,下发监督提示单,以强有力的监督全力破除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中梗阻”问题,为护航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深入一线开展“蹲点式”“调研式”监督,“面对面”倾听群众急难愁盼,广泛收集群众关于特色产业发展相关意见建议,对发现的不作为、乱作为、失职失责等问题严肃查处,督促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尽责。与此同时,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对特色产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开公示,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接受社会监督。
“特色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埇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实现精准监督同暖心服务紧密结合,全力护航特色产业发展。(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