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中美俄不同的人工智能治理侧重点

©原创   2025-08-20 09:46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

原文标题:United States, China or Russia: Who writes the moral cod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中文摘要: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发表阿尔弗雷德·迪肯研究所研究员Nicholas Morieson题为《美国、中国还是俄罗斯:谁来制定人工智能的道德准则?》的文章称,谁来决定人工智能嵌入哪些价值观?这个问题可能很快就会比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更加重要。

如ChatGPT、Claude、Gemini和Grok之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正在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默认门户。这些系统将塑造人们表达的内容,并随着时间推移塑造人们的思考内容。它们给出的答案反映了人工智能系统中嵌入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决定哪些观点被放大,哪些观点被压制,以及政治事件如何被构建。在美国和欧洲,这些价值观大致上受到个人权利、多元化和言论自由传统的影响。例如,OpenAI的ChatGPT谨慎且以权利为导向,而埃隆·马斯克的Grok则采取了更自由主义、言论自由最大化的方式。

在欧洲之外,对美国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抵制也愈发强烈。中国强调,其社会不应被迫接受嵌入人工智能系统的西方价值观。中国的人工智能治理与其国家安全体系紧密结合。在国际上,中国主张每个国家都应发展符合自身价值观的人工智能。

俄罗斯亦拒绝接受自由主义规范的普世性,将西方人工智能系统描绘为西方意识形态影响的潜在载体,威胁着俄罗斯的文化完整性和政治稳定。俄罗斯的人工智能治理与其“主权互联网”(sovereign internet)原则紧密相关。

总之,人工智能治理已经超越了技术争论,且正在成为一场关于哪一套价值观将定义言论和政治想象界限的争论。(编译:秦川、江明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