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地球”网拉美地区主编费尔明·库普(Fermí Koop)与编辑帕特里克·摩尔(Patrick Moore)联合发表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金额创新高,但在拉美地区相对落后》的文章称,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绿色金融与发展中心发布的最新“一带一路”投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达到1240多亿美元。其中,中方与共建国家签署的建设合同总额为662亿美元,产业投资总额达571亿美元。绿色能源合作同样创下新高,风电、太阳能及垃圾发电项目金额共计97亿美元。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中国清洁技术制造商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区域。截至2025年,非洲、中亚和中东地区吸引了超过三分之二的投资。仅尼日利亚奥基迪格布天然气工业园项目就吸纳了200亿美元资金。
在拉美地区,情况则显著不同。21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文件的拉美国家,在2025年上半年仅获得1.14%的建设项目和0.4%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在拉美的投资近年来持续收缩或处于调整阶段。中国国有政策性银行在2010年代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大规模贷款的情形已基本结束,此类融资所支持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也明显减少。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玛格丽特·迈尔斯(Margaret Myers)指出,中国企业及银行始终致力于将风险最小化,因此更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小的项目,或避开可能存在较高风险的项目。受当地条件、政治变动等因素影响,拉美地区在某些类型的项目上确实面临更高的准入难度。
尽管如此,分析人士认为中拉关系依然稳固,该地区仍是中国投资者及相关利益方关注的重点,尤其在贸易领域。此外,绿色科技、能源、关键矿产与其他创新行业也成为中拉合作的新焦点。
若仅关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可能低估中国在拉美的实际参与程度。中国在该地区有大量处于该框架之外的建设与投资。据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研究中国在拉美事务的高级学者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并未覆盖拉美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巴西和墨西哥,这两国GDP总量占拉美地区的60%。尤其是巴西,作为中国在该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吸引了大量中国投资,涵盖电动汽车与风力涡轮机制造、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及石油等领域。
巴中企业家委员会(CEBC)研究主管图利奥·卡里埃洛(Tulio Cariello)表示,尽管巴西尚未正式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但该国在很多方面与该倡议的精神高度契合。长期以来,中国持续投资巴西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并在港口、仓储、物流等方面也有广泛布局。
分析人士指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外,贸易才是推动中国与拉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贸易额达到5184.7亿美元,使中国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亦是南美洲(不包括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图利奥·卡里埃洛还强调,即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在拉美的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中拉关系仍前景广阔。双方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并未停滞,而是不断向新兴领域拓展。(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