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Food Security In The Era Of CPEC – OpEd
中文摘要:欧亚评论网(美国)发表国际关系博士Hamza Khan一文《中巴经济走廊时代的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作者在文中表示, 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的重心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和发电能力提升。第二阶段,即中巴经济走廊“2.0升级版”,旨在通过经济特区推进工业化、农业发展和技术转移。与中国在技术转让、灌溉控制、种子生产和智慧农业方面的合作,使得巴基斯坦的农业正在发生转变,该国的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对世界农业的贡献也在重新塑造。
文章认为,这种变革的本质在于将现代技术引入农业。巴基斯坦的农民一直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这限制了产量,还浪费了水资源等宝贵资源。随着中国智能灌溉系统的引入,这一状况正在改变。通过精准灌溉,例如滴灌和喷灌,农民们现在能够将水资源浪费降至最低,同时根据水供应量来调节作物生长。对于像巴基斯坦这样水资源紧张的国家来说,这是一场变革。
巴基斯坦还引进了更优良的种子,这给农业带来了希望。中国的研究中心和巴基斯坦的农业教育机构对杂交种子进行了研究,这些种子对疾病、害虫和气候的抵抗力更强。农民因此增加了收益,巴基斯坦在全球市场上也变得更具竞争力,尤其是在其主要出口产品如大米和棉花方面,质量和数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除了农业技术现代化,中巴经济走廊推动的农业现代化还带来了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成果。文章认为,中巴农业合作活动不仅是两国在设备和技术上的协同合作,更是两国长期合作的体现,对双方都有益处。中国将获得稳定的农业供应和安全的食品链,而巴基斯坦则将进入中国的巨大市场。巴基斯坦的大米、水果和蔬菜的出口已经开始增加,这是开启外汇储备多样化的一个迹象。对于任何面临国际收支压力的国家来说,农产品都是改善外汇状况的途径。(编译:江明明、秦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