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6日电(陈雪欣)16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联合国经社部公共机构和数字政府司司长朱巨望以视频形式发表演讲。他表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近三分之二的具体目标都有赖于地方层面的落实,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超大城市的治理水平。

图为联合国经社部公共机构和数字政府司司长朱巨望进行视频演讲 王潇 摄
朱巨望表示,超大城市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创造就业岗位、催生创新活力、吸引投资流入。但超大城市也面临着独特的资源需求压力,包括水资源获取、能源供应、交通出行、教育资源、医疗服务、住房保障等,许多城市正面临日益加剧的风险,这些风险来自洪水、热浪、污染等问题。
朱巨望认为,超大城市须坚持以人为本。除基础设施与技术外,城市更应着力投资于人,包括住房、教育、绿地与医疗资源,如此方能使城市充满活力、有凝聚力并富有韧性。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北京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城镇化相融合并取得卓著成效。美学韧性也应成为超大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义。
“城市治理事关城市规划与管理,更关乎对市民的切实责任,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独立前行,关键在于各级政府之间、相邻城市之间的有效协同。”朱巨望强调,中国在超大城市协同治理领域成就卓著,北京、上海、广州等都市圈的实践便是最佳例证。实践表明,善于倾听民声的城市治理成效更为显著。城市规划与治理必须坚持公众参与、兼容并包,当政府与社区协同共治,理念方能转化为实践行动。
朱巨望表示,2026年联合国将启动可持续交通十年计划,旨在推动全球城市携手行动,共同履行相关责任。通往可持续未来的关键路径在于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城市既能成为增长引擎,更是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愿景的重要载体。
本次活动由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会议主题为“城市正智慧 生活更美好”,通过汇聚全球城市治理智慧力量,对超大城市系统治理、协同创新开展深入研究和集中性展示,促进全球城市互鉴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