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政府建设运营解锁超大城市“治理密码”

2025-11-16 20:37   新华财经   范云博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6日电(范云博)11月16日,由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在京举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以下简称“中经社”)副总裁、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石为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中经社参与深圳数字政府建设运营赋能超大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

图片2.png

图为中经社副总裁、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石为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王潇摄)

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也是人口接近1800万的超大城市,其治理复杂性、服务需求多样性在全球具有典型意义。“作为新华社直属的专业经济信息服务机构,中经社长期深耕数字政府领域,正与深圳携手,以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为抓手,共同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创新路径。”石为表示。

作为超大城市,深圳人口结构多元、需求层次丰富,市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端化。自去年承接深圳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营以来,中经社始终以市民和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持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并创新“新闻+政务”融合路径,以图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政策服务精准触达更多群体,让企业群众真正实现“懂政策、快办事”。据介绍,目前“i深圳”平台累计可提供8600余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用户规模突破2300万,已成为广大市民办事创业的重要助手。

谈及政务服务智能化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石为介绍,深圳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的部署应用,打造“深小i”AI政务助手,形成了全市统一的智能客服体系,上线以来,累计提供咨询解答服务超370万次,一次解答精准率超94%。“在‘深小i’建设运营过程中,中经社运营团队协助梳理高质量政务知识库、开展常态化运行监测及安全测试,持续迭代优化AI助手功能,让政务‘智办’体验持续升级。”他说。

超大城市治理的核心痛点是部门壁垒、数据孤岛导致的协同低效。“中经社积极配合深圳市系统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一体化运营体系,建立市监、公安、人社、住建等市级业务部门及下辖10个区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跨领域集成办理。”石为举例称,深圳首创的人才引进入户“一件事”,通过打通人社、公安等部门审批流程和数据共享,将5个审批环节简化为1个,办理时间从至少一周压缩至最快半小时,彻底解决跨省迁户“往返跑”难题,让数字红利直接惠及企业群众。

数据是超大城市治理的核心要素,也是优化政务服务、辅助治理决策的“智慧大脑”。深圳正通过构建全域数据资源体系、深挖诉求数据价值、探索公共数据运营等创新路径,为城市治理精准赋能。对此,石为强调:“中经社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助深圳进一步完善公共数据运营机制,持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让数据治理成果更好惠及城市发展。”

“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石为表示,未来,中经社愿与各方携手合作,发挥数字政府的关键性、引领性作用,共同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新模式,让城市更智慧、生活更美好。

        本次年会主题为“城市正智慧 生活更美好”,通过汇聚全球城市治理智慧力量,对超大城市系统治理、协同创新开展深入研究和集中性展示,促进全球城市互鉴合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