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Are vaccine passports a good idea?
中文摘要:《经济学人》(英国)在《“疫苗护照”是个好主意吗?》一文中表示,“疫苗护照”正逐渐成为一个全球热点。3月8日,美国疾控中心发表了新版防疫指南,该指南首次分别列出了接种疫苗人群和未接种疫苗人群的防疫办法。欧盟委员会也将推动它在3月17日提出的覆盖整个欧盟的“绿色数字通行证书”计划。另外,英国也在考虑出台一项“疫苗护照”计划。与疫苗有关的限制并不是新鲜事。例如,在美国,移民申请人必须接种卫生部要求的15种疾病的疫苗,方能成为永久居民。然而,当谈到有关新冠肺炎的“疫苗护照”时,并非每个人都那么积极。一些专家认为,疫苗接种速度很快,以至于“疫苗护照”仅会短时间有效。公民自由主义者和安全研究人员担心,政府可能会滥用数据,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一些公共卫生人士认为,“疫苗护照”是否有医学作用尚待观察。“疫苗护照”还带来了公平性挑战。例如,大多数国家把老年人作为疫苗接种的优先人群。“疫苗护照”提高了老年人自由出行的可能,但年轻人却仍受到出行限制。
最根本的问题是,目前尚不清楚“疫苗护照”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一,尽管现有疫苗似乎在预防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尚不清楚它们是否能完全预防病毒感染或消除病毒传播能力。第二,新冠病毒已出现突变,这意味着今天得出的任何结论都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变化。第三,“疫苗护照”有效性与一个国家能多快为其公民接种疫苗成反比。另外,由于各国疫苗接种率的不同,“疫苗护照”更可能是一种混合性护照。如果“疫苗护照”缺乏标准化的核查程序,结果可能会是“彻底混乱”。
“疫苗护照”最大的未知数可能是其产生的心理影响。疫情暴发期间,很少有人能够越过边界,甚至有人根本就没有迈出家门,人们可能变得更加厌恶风险。“疫苗护照”是会提供宝贵的安心,还是会拖慢回到正轨的速度呢?(编译:秦川、江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