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侧面》周刊9月3日一期刊登《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双月刊主编、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题为《结束阿富汗行动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何去何从?》的文章称,美国从阿富汗的撤离比最悲观的预期更富于戏剧性,成为时代终结的肉眼可见的象征。为给美国已经步入死胡同的政策(在没有民主的地方强推民主)画上句号,拜登走出了政治风险极大的险棋,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他深信自身决策正确,无视巨额投入、不顾批评声浪,将通过的方案贯彻到底。拜登对阿富汗局势应对艰难,从其状态中便能窥见一斑,但这名身经百战的政坛老兵倔强而执著。他说,他不觉得有理由将这个困扰了四任美国总统的麻烦丢给第五任,目前看来,他不是在撒谎。
撤军完成后,拜登在公开演讲中表示,美国为改造其他国家而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时代已经结束。当然,他先澄清了在阿富汗建设国家并非美国的任务所在,但这显然是撒谎。
如此言论从美国总统的嘴里说出,代价高昂。问题不在于阿富汗,而事关原则。冷战结束后,美国政策的基础便是改造世界,令其朝着历史所指的正确方向前行。而美苏对抗的结果昭示了这一方向:胜者因正确而拥有无限权威。如今,华盛顿终于发现,应当做的不是改变,而是遏制。倘若过去遏制的是显见的敌人,诸如超级大国及其附庸国,如今威胁者的名单变长了,形式更为多样,军事战略环节早就不是对抗的唯一甚至最重要的因素了。
最有意思的是,从公众讨论的热度而言,困扰不再是华盛顿能否将自己的理念和标准强加于它国,而是美国是否有能力捍卫自身的价值观。那些散播恐慌情绪的言论,即敌对国家尤其是俄罗斯跟中国正在攻击并破坏美国的生活方式,背后隐藏着担忧:社会文化分裂或导致社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美军撤出喀布尔当日的报道标题也脱胎于此——《拜登将着手自家的国家建设》,“国家建设”即打造现代化民主国家的构想,美国人就是打着这一旗号,出兵阿富汗及伊拉克的。
西方转入防守阶段,这并非顷刻间发生的。早在21 世纪初,有关美国陷入“严重帝国焦虑”的说法便不胫而走。拜登的前任特朗普更是粗暴地否定了国际主义。然而,恰恰是拜登这位美国权力集团自由派的典型代表,将新现实变成了前后连贯的政策。即将于年底前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最新版本,便是新政策的收尾之笔。
这一切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华盛顿开始积极操作,用统一的思想基础将西方团结起来。拜登竭力重拾“民主—专制”对立,不是为了宣传“正确”理论,而是为了将秉持该理念者团结起来,共同防御。华盛顿在阿富汗的窘境令盟友痛心,肯定有损美国威信,但不会否定跨大西洋关系。喧嚣会沉寂,但欧盟别无选择,“战略自主”依旧是空谈。更何况在欧盟内部,与美国的深度捆绑其实发挥着最重要的团结纽带作用,若无这层关系,欧盟的崩坏进程会更快。
欧盟的分崩离析非常可怕,因为不知届时的老欧洲会怎样。没有任何成员国,哪怕是其中最大最强的,都无法企及自身一体化之前的状态,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要显著逊色于数十年前。
为了团结各国,需要塑造咄咄逼人的共同敌人。拜登不厌其烦地说,莫斯科与北京的联手属于这样的威胁。为撤出阿富汗辩解时,他再次提到必须为实现主要任务而放弃次要目标。美国的盟友对中俄态度各异,但若将两国捆绑起来,华盛顿就会召集起更多国家。几乎所有国家都忌惮中国或是俄罗斯,只是程度不同,而某些国家对两者都心存担忧。当然,自由主义思想因非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实践(包括那些口口声声说拥护自由主义思想者所采取的举措)冲击而式微,但此处正好可以采取措施,夯实价值观元素,将它变成国内指令和国际工具。
这跟“自家的国家建设”很搭
美国致力于重新发挥“样板模式”的职能,即通过榜样的形式影响世界。这是美利坚历史上非常典型的做法,只有最近数十年里,暴力手段才增补进来。推出雄心勃勃的进步性目标以克服困扰美国国内的问题,这正在成为扭转美国威信受损颓势、有利国家福祉的一种方式。他们会说自己意识到自身弊端,齐心协力加以改变,正因如此,他们就有理由、有权利建议其他所有国家也这样做。
在欧洲,这一手段的确奏效。首先,因为美国对当地智识及精神的影响力依旧强大;其次,因为进步主义哲学的反对者所处的情形,极易受到严肃或是略带揶揄的指责,他们被认为企图复活欧洲历史上最晦暗的思想。毕竟欧洲社会为摆脱这些桎梏花费了70多年时间。因此,与美国现实(种族主义、公民不平权)相关的趋势,在欧洲也有一席之地,只不过具体事件及表现形式存在一定差异,但处于主流地位。
用极端自由主义的原则来团结西方,似乎与全球趋势即放弃多元化、保守主义抬头背道而驰。然而,目前并无另一种意识形态团结手段可选择。因为与之大相径庭的观点是专属于倾向民族主义甚或极端民族主义阵营的,后者的任务可不是团结统一,而是与之截然对立的,强调独特性、强调国家利益。
从上述情形中不难得出一系列结论。西方的防御式团结将以最自由进步的口号为基础来推进。西方应当通过它们成为统一的桥头堡、灯塔,保卫光辉理想不受新的野蛮行径伤害。过去的民主传播、蛮夷教化等任务,在近期内会消失,意在保存、夯实民主的灯塔。
具体到操作上,这意味着只要有助于解决西方面临的某些问题,便可以跟所有人发展实用主义的关系,但总体来说,要不断扩大过于夸张的价值观对抗。所以,美国在全球各国使馆所挂的彩虹旗,不是为了好玩,也并非追求时髦,而是新政策的标记。美国将对所有反对者动用各类手段。
上述操作体系目前并未提及在他国领土上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它正在演变为当代的一种“敌我识别”系统。非西方国家坚决否定西方所宣扬的准则,只会推动西方的团结。倘若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灯塔便可能从普通的标示物再度变成信号中继站,跟20 世纪80 年代冷战进入尾声阶段时如出一辙。当年,这些长期被视为非常抽象的理念,变成了对苏联阵营实施影响的实用工具。这样的情形不一定会重演,但不能排除相关可能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球事态发展的因素,便是西方社会内部的状况。而西方自由主义统治集团打算因循的药方,虽易于理解,但并不能够保证有效。极端自由主义议事日程不会被所有人接受,而第三世界国家对第一世界的冲撞会给局势火上浇油,易被观点相左的阵营所利用。近几年内最有意思的看点其实藏于西方社会内部。面对不利的时局发展,它正在化蛹,想把自己保护起来。它最终会沦为干尸还是羽化成美丽的蝴蝶,这才是所有其他人最感兴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