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Greying China is poised to reap a new economic dividend: robotics
中文摘要:香港《南华早报》记者Ni Tao在《老龄化的中国有望收获新的经济红利:机器人》一文中表示,随着中国想办法弥补减少的年轻人口红利,机器人技术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出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是更广泛地引入工业机器人来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在某些经济领域,机器人就是这样开始取代人类雇员的,它们接管了乏味、沉闷和单调的工作。
2013年是一个分水岭,因为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十年过去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国之一。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台扩大到21.2万台,年均增长率为31%。工业机器人的模式是否会在其他领域重现,比如服务业或类人机器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会。在过去的几年里,吸尘器机器人或送货机器人等商业机器人在中国的渗透率迅速增长。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只会激增。
机器人技术也处于政策制定的前沿。去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拥有两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享誉世界的供应链优势使其制造商能够推出规格大致相同的产品,但成本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小部分。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优势是工程师红利。中国拥有一支与西方相比同样干练的工程师队伍,而薪酬相对较低。中国蓬勃发展的机器人行业在构建传感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