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 puts high expectations on ‘new productive forces’ in search for sustainable growth engines
中文摘要:香港《南华早报》记者Kinling Lo在《中国对“新质生产力”寄予厚望,寻求可持续增长动力》一文中表示,在谈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复苏的方法时,“新质生产力”一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技术和服务,特别是本土创新,既可以加强现有工业,又可以产生新的、可靠的活动来源。
在最近交流中,中国领导人和媒体在讨论如何振兴和转型经济时,经常使用“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在经济增长放缓、官员们一直努力寻找发展动能的时期,这本身就是一个热门话题。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描述了必要基础设施与劳动力能力的结合——劳动力是生产基本要素。那么,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这种修辞上的变化在实践中又是怎样的呢?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高质量发展和技术创新作为其增长战略的新引擎,帮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升全球价值链。“新质生产力将引领创新,打破传统经济动力的发展模式。”“新质生产力将引导现代化工业模式建设,”创新必须“切实、大量地应用”到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绿色投资、数字经济、科学技术都被认为是潜在增长催化剂,并与这一概念相关联。(编译:宫雪、秦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