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罗分社记者 张健
中东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储采比高,具有较大出口潜力,中东多国把握机会积极扩大液化天然气产能。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东国家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专家建议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更加密切的双边关系,为项目合作提供坚实的政策和外交支持,从而提升整体合作水平。
中东地区多国正积极扩大液化天然气产能
中东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储采比高。《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数据显示,中东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高达75.8万亿立方米,高于俄罗斯—中亚地区和亚太地区,是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最高的地区。天然气储采比高达110.4,同样为全球最高。
随着全球天然气需求不断增加,该地区能源出口从历史上的“以油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油气并举”。液化天然气因适应远距离运输、具有市场灵活性,受到天然气市场参与者高度关注。目前,全球大约30%的液化天然气出口来自中东地区。
该地区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国有卡塔尔、阿曼、阿联酋、埃及和阿尔及利亚。其中,卡塔尔出口量最大、约占中东地区全部出口量的70%。部分中东地区的国家石油公司,以及参与该地区天然气对外合作的国际石油巨头,正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推动中东天然气出口增长。
中东国家天然气出口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中东地区各国大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扩产计划,中东天然气也具有“低碳排”“低成本”竞争优势,但液化天然气出口增长仍面临以下四方面挑战。
一是自身消费增长影响出口。如伊拉克现阶段仅靠国内生产天然气以及从伊朗进口,已难以满足国内需求的增长。科威特2022年已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市场,未来进口量仍将进一步增长。埃及亟需出口液化天然气创汇,然而国内需求旺盛、不得不通过限电措施减少国内天然气消费。
二是部分国家受自身条件影响产量提升困难。如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面临基础设施缺乏的难题,尽管阿尔及利亚制定了从现在到2030年扩大产量的积极计划,但仍难以按照承诺的速度向欧洲输送更多天然气。受限于经济实力,阿尔及利亚短期内迅速提高本国有限的天然气产能和运能的可能性不大,本国天然气需求还不断上升,与西方国家签署的长期合同使其“不堪重负”。俄乌冲突爆发后,为寻求天然气替代来源,两任意大利总理九个月内三次访问阿尔及利亚,但据德国统计数据公司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意大利从阿尔及利亚进口的天然气数量相差无几,这凸显阿尔及利亚扩大天然气出口面临困难。
三是地缘冲突扰乱生产秩序。严重冲突扰乱了也门天然气生产,特别是在马里卜省的军事冲突导致能源设施损毁。亚丁的政治分析师穆格贝尔·纳吉指出,“自2022年6月以来,也门石油产量下降,出口中断。胡塞武装近年来频繁使用无人机袭击政府控制的港口,导致基础设施损毁,油气出口受阻。”同样,受俄乌冲突影响,卡塔尔、阿联酋、埃及等国拿到了原属于俄罗斯的订单,并获得可观利润。
四是部分国家能源转型带来的潜在风险。欧洲和亚洲部分天然气消费国加快能源转型步伐是中东地区天然气出口投资项目决策时不可忽视的风险。专家认为,为降低对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碳中和”目标,欧洲各国必将加速推进面向新能源的转型发展。中日韩等天然气消费国将加快能源转型步伐,降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加强沟通协作 提升合作水平
近年来,中国作为中东地区液化天然气产品的重要进口国也开始参与到项目开发中。近年来,卡塔尔能源公司分别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签订期限长达27年的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和参股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萨阿德·卡比表示,中国是卡塔尔能源产品的关键市场,公司将深化对华务实合作,助力两国扩大能源合作关系。
中国与阿联酋液化天然气项目合作具有重要战略和经济意义。专家认为中阿双方应加强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对话和合作,建立更加密切的双边关系,为项目合作提供坚实的政策和外交支。建议在关键技术、特别是液化、运输和再气化技术领域进行共同研发,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天然气处理和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中东地区政治稳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关系可能对项目实施和长期运营产生不利影响。业内人士认为,应加强与中东合作方在项目目标、投资分配、利润分配等方面的沟通协作。
同时还需注意潜在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以及法律风险。例如,价格波动可能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产生影响;液化天然气项目涉及复杂的技术和高度专业化的操作流程,任何技术故障或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重大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投资化石能源项目可能面临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政策挑战。能源行业人士建议,应对这些风险挑战需要与中东地区的合作方加强政治对话、提高技术合作水平、优化项目管理和增强透明度等,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长期可持续性。(参与调研:姚兵、汪强、苏小坡、王尚、吴天雨、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