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ese EVs in Southeast Asia: More Sustainable Approach Needed
中文摘要: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新加坡)区域经济研究项目副研究员Shi Youwei在《中国电动汽车进军东南亚:需要更可持续的方法》一文中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正在增加,但它们有可能遭遇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企业的命运。当时,由于中国摩托车质量差等因素,东南亚市场的份额又回到日本制造商手中。为了保持在东南亚的市场占有率,中国电动汽车企业需要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改进。
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东南亚国家的汽车市场不断扩大。传统上,这个市场由丰田、本田和日产等日本品牌主导。但最近,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增加,而日本竞争对手的份额则在减少。泰国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泰国的投资总额超过14.4亿美元。
文章认为,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中国汽车企业应该采取更可持续的方式。在大多数东南亚市场,产品质量是消费者选择品牌的首要因素。进军东南亚的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还应完善销售和服务网络。从工厂到消费者,建立一个庞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是必要的,包括配送、充电、维护和保险。在东南亚,中国电动汽车企业需要从零开始建立销售网络。当然,建立这种本地化服务系统所需的资源很多。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应该与当地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综合服务体系。一些业内人士还指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东南亚推出的车型在定位上高度相似。中国企业应该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喜好,因地制宜。(编译:潘立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