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谯城区:以“议事协商”推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2025-03-28 16:33   谯城区委宣传部  

近年来,安徽亳州谯城区在社区治理中,搭建村(居)民议事协商平台,推进议事协商机制建建立,通过议事协商的方式把精细化服务网格编织到群众家门口,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高价彩礼 共同抵制

从“高价彩礼”到“安全围墙”,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3月19日上午,在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丽阳春都小区党群服务驿站,一场议事协商会议正在举行。

“今天的议事协商会主题是倡导‘低彩礼‘零彩礼’。请大家针对这个事情进行讨论……”,会议首个议题是“抵制高价彩礼”,马元社区工作人员刁吴贝向居民解读《“低彩礼零彩礼”倡议书》,剖析高价彩礼对家庭负担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

“现如今彩礼真是水涨船高,一年比一年高,家庭不宽裕的都娶不起媳妇,确实需要治理一下。”“高价彩礼不可取,要将抵制高价彩礼纳入居规民约,进行约束、规范。”“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不正之风已成为降低群众幸福感的突出问题,整治高价彩礼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气氛融洽、看法统一。

居民代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马梅表示:“现在结婚不仅要买房,还要承担高额彩礼,这让很多家庭压力巨大。其实,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彩礼可以根据双方家庭的实际情况协商确定,没必要盲目攀比。高价彩礼不仅会影响社会风气,还可能导致家庭不和,孩子们彼此喜欢才是最重要的。”许庆华也赞同道:“彩礼应该根据双方家庭的经济状况来决定,不能一味追求高金额,我们要共同抵制高价彩礼这种不良现象。”

薛阁街道马元社区志愿者宣传倡导零彩礼、低彩礼。

急难愁盼 及时纾解

针对丽阳春都小区多栋楼外墙和大厅墙顶脱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会议达成了解决方案。由社区、业委会和物业等牵头,组建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施工单位。同时,全程公示维修方案、材料报价和施工进度,确保维修工作的透明和高效,尽快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我们会让建筑施工单位对楼栋外墙维修进行预算编制,然后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预计施工周期为两到三个月,我们会全力以赴,争取在三个月内完成维修工作。”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褚剑宇介绍。

马元社区党委通过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采取居民共议模式,聚焦移风易俗与民生难题,推动社区基层治理,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对于‘低彩礼零彩礼’的倡议,我们会通过微信群、小喇叭、宣传展板等多种渠道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小区墙体脱落的问题,我们会持续督促物业和施工单位进行维修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尽快完成维修任务。”马元社区居委会委员李振国介绍,该社区将继续开好议事协商会,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同解决大家关心的问题,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议事协商会不仅是一次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更标志着马元社区正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姿态,在文明新风与民生改善的双轨道上阔步前行,为新时代社区治理交出一份温暖答卷。”马元社区党委书记郭侠介绍,下一步,该社区将建立“议事协商成果跟踪机制”,确保每件民生实事都“掷地有声”。

当“低彩礼”成为新时尚,当“墙不危”化作安全感,马元社区通过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协商,不仅倡导了文明新风尚,还解决了居民身边的实际问题,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马元社区已累计召开议事协商会47场,解决民生问题52项。

社会治理 精细高效

近日,花戏楼街道杏花村社区在收集居民议事协商议题时,接到居民反映,丁家坑内淤泥、杂草等杂物堆积严重,坑中散发异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居民迫切希望社区能够牵头进行清淤整治,恢复坑内洁净面貌,改善生活环境。杏花村社区高度重视,立即将此事纳入议事日程。

收到居民反馈后,杏花村社区迅速启动议事协商机制,组织召开了由居民代表和社区干部共同参与的协商会议。会上,居民们踊跃发言,详细描述了丁家坑的现状,表达了对环境改善的期望。

社区干部在实地走访后,结合坑内实际情况,提出了清淤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最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经过充分讨论和权衡,综合考虑成本、工期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最终决定采用机械清淤与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

经过几天的紧张施工,丁家坑清淤工作顺利完成,周边环境变得清新宜人。居民们对此纷纷表示满意,称赞社区为大家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今后可以安心在附近散步、休闲了。

此次丁家坑清淤工作是社区议事协商机制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凝聚各方智慧,有效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杏花村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将继续发挥议事协商机制的作用,及时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一个小网格,为了细化社会治理,谯城区注重畅通诉求渠道,将全区276个村(社区)划分为5357个网格,组建由村(社区)干部、返乡大学生、物业人员等组成的城乡居民组长(网格员)队伍(持证社工700余人,占全市40.76%),让干部随时能服务群众。整合人民网留言、群众和企业来电、政务便民服务等“8+2”传统投诉平台,构建“民声呼应·接诉即办”一网共治服务体系;全覆盖组建网格居民服务微信群,邀请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村一警”、物业人员、公益律师等进群并公布联系方式,让群众随时能找到干部。

谯城区注重开展“线上”遍访,区四大班子成员带头,党员干部和城乡居民组长参与,通过微信群、电话联系等方式,对辖区群众每季度开展一轮“线上”遍访,做到独居老年户、低保五保户等群体全覆盖,把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去年走访群众140万余户次,收集问题建议5737件,办结率96.21%、满意率99.28%。

在推进议事协商方面,谯城区搭建村(居)民议事协商平台3139个,制定“议事协商事项目录清单”,组织党员干部、法律顾问、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参与议事协商,调动和汇聚各方力量处理基层事务、化解基层矛盾。创新群众说事、议事、办事、评事“四事工作法”,做到议事前充分调研、议事中规范有序、议事后迅速落实、议事结果由群众评判。工作开展以来,共开展议事协商7176场次,办结问题7927件,办结率95%、满意率98.5%,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办、自己管”已形成工作模式、成为工作习惯。(刘景侠 陈五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