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工程示范方案论证暨启动会在陕煤彬长矿业孟村矿召开。
陕煤彬长矿区地质条件复杂、灾害耦合叠加,2013年以来,冲击地压在矿区显现,制约着矿井安全高效发展。近年来,陕煤彬长矿业遵循“地质先行、超前探查,分级治理、立体实施,精准监测、效果达标”总体思路,突破传统防冲技术壁垒,探索形成了井上下立体防冲体系。
为了更好地攻坚冲击地压防治这道难题解决,2022年12月,科技部发布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专项立项通知,由中国矿业大学、陕煤彬长矿业等单位承担“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开展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创新冲击地压源头判识与防治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为全面提升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风险源头判识与防治水平、有效防范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实现我国煤炭资源安全供给与自主可控、保障煤炭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认为,该项目在彬长矿区进行探索和研究十分有意义,应进一步与矿井生产技术相结合,抓住地质条件的变异特征和冲击地压本身的灾害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形成有益的推广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指出,此次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深部煤矿的安全开采提供战略性技术支撑,对推动煤炭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主持工程示范方案论证会,项目专家组成员和跟踪专家分别针对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了质询和论证研讨,一致同意通过该工程示范方案论证。
陕煤彬长矿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贺海鸿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加速提炼形成多灾种协同综合治理“彬长方案”,力争在煤矿灾害治理领域树标杆、做示范,为我国煤炭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薛娟 弯桂清 耿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