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子长锚定“三做”战略 赋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10 15:42   三秦都市报   薛金平,张龙

近年来,陕西省子长市委、市政府紧握煤炭工业这一经济发展的“金钥匙”,围绕“做大总量、做强产业、做优产值”的战略布局,有条不紊地推进稳生产、盯运行、抓市场、促转型等工作,成功搭建起资源优势迈向发展优势的桥梁,在能源经济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f2c4560e19ed4188bd18ada4ef3b3b0e.JPEG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煤炭产业根基稳固

子长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铁矿石等10余种。其中煤炭地质储量28.9亿吨,已探明25.28亿吨。凭借这一资源优势,子长市跻身全国和全省重点产煤市行列,成为陕西省煤化工基地的重要一员。

这里的煤炭矿区拥有煤层埋藏浅、赋存稳定、煤质优良的特点,开采技术简单,建井条件优越,煤种为全国稀有的44-45号气煤。子长市工业和煤炭局副局长黄彦刚介绍,子长煤具备“三低三高”特性,即特低灰、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粘结指数、高焦油产率,凭借卓越的煤质属性,被誉为“天然化工精煤”“最佳配焦煤”,广阔的开发前景不言而喻。2024年,子长市煤炭产量突破1800万吨,工业总产值成功跨越200亿大关,充分凸显了煤炭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地位。

b35cf220180c450ab637b752add1d758.JPEG

积极响应保供号召,产能效益双丰收

为响应中省煤炭保供要求,全面提升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子长市政府常务会经过深入研究,制定了《子长市相邻矿山矿区边界优化调整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工作方案》。这一方案有效减少了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不合理损失,延长了辖区煤矿服务年限。与此同时,2处煤矿顺利完成产能核增,成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实打实的经济优势。

羊马河煤矿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21年,该矿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保供煤矿,产能从120万吨/年大幅提升至300万吨/年。随着智能化综采综掘设备的全面投入使用,原煤日产量激增60%,年营收增加约8.6亿元,还创造了300余个就业岗位。羊马河煤矿矿长高翔透露,该矿计划在今年建成省级绿色矿山,并成功创建国家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2ff9154527b44c5d897132719bf25505.JPEG

科技引领转型,打造智慧矿山新样板

子长市工业和煤炭局大力推动煤矿智能化升级改造,目前共有20个煤矿项目正在稳步实施。以禾草沟煤业为例,员工只需一键启动,就能远程操控井下采煤机设备。采煤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后,每个开采工作面的作业人员从15人锐减至3人。预计到2025年年底,禾草沟煤业将引入国际先进的等高式采煤技术,对厚度仅1米的煤层进行开采,并实现常态化无人值守。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每年为公司节约1000余万元人工成本。

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辉介绍,公司搭建了中央集中管控平台,将26个生产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统一控制与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引入智能 AI“反三违”管控平台,在井下130多个关键岗位部署监测设备,实时捕捉并管控井下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智能AI系统会立即发出提示,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平台进行存储,极大提升了现场安全保障水平。

擘画未来蓝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子长市积极对标低碳化、多元化、高端化、数字化、智慧化、一体化的新发展要求,在稳存量、扩体量、提质量、可持续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子长市工业和煤炭局副局长黄彦刚表示,接下来,子长市将始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力争核增产能180万吨。同时,全力推动《子长矿区总体规划》落地实施,启动涧峪岔一号井、涧峪岔二号井等8处煤矿建设,新增产能1230万吨,目标在“十五五”末,将煤炭产能提升至3000万吨/年以上。

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子长市将充分发挥本地煤炭特性,重点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清洁利用、洗中煤多联产循环利用、煤油气资源清洁循环利用及新型能化材料项目建设,探索煤炭优质高效转化的新路径。此外,子长市将借助数字化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产业规划、生态治理、安全防控、采掘洗选、能源化工、运销服务、金融支持等环节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有序构建智慧矿山及行业产业数字化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薛金平 张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