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ollateral Effects of the Tariff War on ASEAN Food Security
中文摘要: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塞·马·路易斯·蒙特斯克拉罗斯(Jose Ma. Luis Montesclaros)等学者在《贸易争端对东盟粮食安全的附带影响》研究中指出,中美贸易争端除直接冲击外,其引发的全球粮食供应链调整对东盟形成双重压力:一方面面临中国寻求替代粮源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承受供应链重构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研究显示,中美关税争端呈现升级态势: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中方对美国大豆、高粱、牛肉、猪肉、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实施对等反制措施。这种贸易对抗导致中国加速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可能改变全球粮食贸易流向。
东盟作为高度依赖农产品进口的地区,其粮食安全面临特殊挑战。以小麦贸易为例,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后,可能转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传统出口国寻求替代供应。这种转向将对同为进口方的东盟国家产生市场挤出效应,特别是印度尼西亚——作为亚洲主要小麦进口国,其常规供应源与中国的替代采购目标高度重叠。
研究建议东盟采取三方面应对措施:首先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对特定国家的依赖;其次加强区域贸易便利化合作,提升粮食流通效率;最后推进供应链韧性建设,建立风险缓冲机制。这些措施旨在增强区域集体应对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变动的能力。(编译:秦川、江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