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s Open-Source Revolution in Generative AI: Policy and Business Implications for Southeast Asia
中文摘要: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新加坡)发表马来西亚亚洲商学院高级讲师Pieter E. Stek题为《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源革命:对东南亚的政策和商业影响》的文章称,DeepSeek-R1大语言模型(LLM)于2025年1月问世,从技术、商业和政治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DeepSeek-R1的出现证明,与ChatGPT等相比,大语言模型训练所需计算能力可降低90%,进而大幅减少开发费用。这也证明,美国硅谷能做到的事情,中国杭州也能做到,甚至更好。
文章强调,DeepSeek-R1的出现不仅关乎中美科技竞争,亦对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低成本大语言模型的问世拓宽了企业、政府和研究人员获取这类模型的渠道,并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维护其数据自主权的机会。这是因为DeepSeek-R1主要基于开源技术,这意味着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可以更轻松、更经济地获取开发这类模型的技术。
文章称,中国为东南亚国家打开了一扇追赶科技领先者的大门。然而,东南亚国家要想迈过这扇大门,不仅需要加强能力建设,亦需对本地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更重要的是,东南亚国家需要确保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自主性。东南亚决策者不能从单纯的商业角度看待人工智能,这对于充分发挥其经济潜力,并确保该技术对东南亚社会产生有利影响至关重要。(编译:秦川、江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