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s Green Finance Standards and their Adaptation in African Markets
中文摘要:加纳非中政策咨询中心研究助理Mercy Tedeku在《中国绿色金融标准及其在非洲市场的适应性》一文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全球参与的重点已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这种转变在非洲尤为显著,因为非洲的工业增长前景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随着非洲加速绿色转型,中国开创性的绿色金融标准正开始塑造两地金融合作的格局。
文章介绍,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领导者,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23年,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总额超过任何其他国家。自2014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稳步增长,仅在2020年有所放缓。同年,中国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即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些目标在中国引发了一系列改革,以让其经济发展变得更具可持续性,而绿色金融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工具之一。
近年来,非洲在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尼日利亚、南非和埃及等国发行了主权绿色债券,并吸引了气候融资,以支持可再生能源、清洁交通和重新造林的计划。尽管如此,若干障碍仍然阻碍着非洲获取可持续融资。非洲开发银行估计,非洲每年需要2770亿美元才能实现其气候目标,但目前气候融资每年仅300亿美元,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为了发挥其绿色金融潜力,非洲必须改善国内政策环境,提高项目准备能力,并倡导更公平的全球融资机制。对非洲来说,中国的绿色金融模式带来了机遇。中国愿意与非洲分享其绿色债券专业知识,或许可以弥补这一资金缺口。
中国在非洲不断发展的绿色金融格局体现出一种战略重心,即通过对可再生能源、气候适应力和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的定向投资来支持非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中非拥有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将吸引海量可持续投资,并构建一个气候适应型增长的共享架构。中国不断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为非洲提供了获取绿色资本的途径,同时构建了符合其发展需求的可持续金融生态系统。(编译:秦川、江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