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美国)专家沙瑞尼·贾格蒂亚尼(Sharinee Jagtiani)发表题为《深入洞察:中国在塞尔维亚技术领域的活动》的文章称,塞尔维亚是一个人口不足700万的内陆国家,凭借连接东南欧与中西欧的战略位置以及作为区域互联网流量枢纽的角色,正成为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在西巴尔干地区的关键节点。分析指出,塞尔维亚的战略价值使其成为中国技术进军欧盟市场的宝贵跳板。
自2012年成为欧盟候选国以来,塞尔维亚在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对华关系中,始终将数字化转型置于优先地位。这一承诺充分体现在其积极参与欧盟委员会《西巴尔干数字议程》(2018年)和《数字欧洲工作计划》(2023年)的行动中。
文章采用“技术栈”框架(涵盖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设备、应用和治理五个层级)剖析中国在塞技术领域的深度参与。分析显示,中国及其关联实体已成为推动塞尔维亚快速数字化和技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华为、同方威视、网龙、华大基因等中国科技巨头在塞尔维亚技术栈的多个层面均有重要布局。
其中,华为在网络基础设施领域进展尤为显著:不仅与塞最大国有电信运营商塞尔维亚电信(Telekom Srbija)紧密合作,更被确立为该国预计于2026年推出的5G网络的关键合作伙伴。华为的影响力还延伸至数据基础设施层面,既是国家数据中心的商业租户,也为克拉古耶瓦茨城市数据中心提供融资支持。此外,中国制造的技术设备(尤其在监控系统和消费电子领域)广泛应用于塞尔维亚的安全与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生物技术及教育等多个领域。塞尔维亚政治领导层对中国在其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反映出双方深化的战略伙伴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文章为相关方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一是欧盟方面。建议在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负责技术的专员亨娜·维尔库宁领导下,扩大2023年技术风险评估建议范围,敦促成员国对塞尔维亚等候选国在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及生物技术领域启动风险评估;欧盟委员会扩大和东部邻国总司(DG NEAR)需在入盟谈判的“竞争力和增长”及“对外关系”章节纳入技术相关内容;应依据入盟前援助工具(IPA III)直接向塞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以支持其达到民主数字标准;通过“欧盟对西巴尔干和土耳其民间社会组织技术援助”(TASCO 3)等项目支持塞民间社会;欧盟对外行动署(EEAS)应优先运用战略沟通和公共外交,凸显欧盟对塞数字化的贡献。
二是美国方面。 建议重振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数字生态系统国家评估”(DECA);在外交关系中强化并确保《华盛顿协议》在塞的遵守;与盟友协作,向塞提供技术援助并扩大对其技术项目的投资。
三是塞尔维亚方面。呼吁投资保障核心数字基础设施以实现长期稳定与竞争力;识别技术栈中的长期依赖关系并评估风险(尤其关注数据安全);降低过度依赖中国技术的风险,在入盟谈判中承诺遵守欧盟监管框架以吸引多元供应商;利用担任“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关系”(GPAI)主席国之机,致力于安全人工智能的开发。
塞尔维亚的数字化进程正深刻嵌入中国“数字丝绸之路”的版图,其技术选择与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关乎自身发展,也牵动着西巴尔干地区乃至欧盟的技术生态格局与地缘政治平衡。(编译:潘立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