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s EV makers gain ground in global rankings
中文摘要:“对话地球”网助理编辑牛雨晗(Niu Yuhan)在《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排名中表现出色》一文中指出,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近期发布的《2024/2025全球汽车制造商电动化转型评级》报告,对占全球轻型车销量82%的21家最大汽车制造商的电动化与脱碳进展进行了全面评估。该评估基于市场主导地位、技术表现和战略愿景三大支柱下的10项具体指标,涵盖零排放车辆(ZEV,包含纯电动及燃料电池车等)销售份额与车型覆盖度、电池回收成效、绿色钢材采用情况,以及在零排放车辆领域的投资力度等方面。
报告显示,特斯拉(Tesla)以84分蝉联榜首,但比亚迪(BYD)以70分紧随其后,并在2024年首次于纯电动汽车(BEV)销量上超越了特斯拉。不仅如此,比亚迪与上汽(SAIC)、吉利(Geely)、长安(Changan)和奇瑞(Chery)等中国车企凭借更广泛的产品线布局,在零排放车辆(ZEV)的车型多样性指标上同样超越了特斯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位列第三的吉利和第四的上汽,因其在电池回收领域的实际运营成效获得报告高度评价。
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德鲁·科贾克(Drew Kodjak)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全球扩张态势,正迫使其他国际领先制造商面临加速转型的紧迫压力,否则将面临丧失竞争优势的风险。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的快速增长,欧盟和美国相继采取了加征关税的措施。例如,欧盟提议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征收17%至36.3%的反补贴税。然而,此举引发了广泛批评,不少观点认为此类贸易壁垒可能适得其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智宇对此评论道:“在绿色低碳领域加征关税的做法,本质上损人不利己。”他进一步指出,此类关税不仅损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共识,还将推高各方转型成本。(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