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全球化会以不同形式和模式呈现

©原创   2025-08-06 09:54   世界经济论坛

原文标题:Globalisation is here to stay, but not as we’ve known it

中文摘要:世界经济论坛(瑞士)发表苏黎世保险集团首席市场策略师Guy Miller一文《全球化会一直存在,但不会以我们所熟知的那种形式存在》。作者在文中表示,随着美国大幅加征关税,加上新冠疫情暴露出供应链的脆弱性,全球化已消亡的说法甚嚣尘上。不过,作者认为,全球贸易的价值会因此而被放大,它将延续下去,甚至会繁荣发展,只是会以不同的形式和模式呈现。

世界日益相互关联,全球贸易仍是推动经济繁荣的核心,只不过不再是人们所熟悉的全球贸易,它也不会以过去三十年的速度增长。从根本上说,消费者希望在购买时有更多选择且价格更低,而企业则希望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利润并扩大市场份额。这些因素将使贸易保持旺盛。

美国关税政策的目的之一是吸引生产回流美国,但政策的反复无常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因为企业无法明确政策的最终走向以及政策的持久性。这是美国在相互加征关税的博弈中最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的一个关键原因。中美两国彼此需要,这一点在稀土和高端计算机芯片方面最为明显。新的平衡点或许会被找到,这最终可能会富有成效且持久。数据显示,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和关税干扰的影响,全球贸易仍在蓬勃发展。各国越来越多地寻求双边协议,并且善于抓住机会。

总之,全球化消亡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全球化进程确实在放缓和发生变化,但仍是渐进且令人鼓舞的。新技术、数字贸易、人口结构变化以及财富的不断增长继续支撑着全球化,使家庭和企业能够从更广泛的产品选择、更低的价格以及更低的生产成本中获益。与其提高关税,不如设法降低跨境贸易摩擦成本,同时继续致力于解决过度依赖和失衡问题。(编译:江明明、秦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