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圣保罗分社记者 杨家和
在巴西亚马孙雨林腹地的核心城市马瑙斯,流水线高速运转,技术人员紧张调试主板焊接精度,一部部中国品牌的智能手机正从巴西唯一的自由贸易区生产车间发往南美各地。作为近年来加速“本地化”的代表企业,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正不断巩固其在巴西市场的战略布局。
“中国智造”落地热带雨林
OPPO于2022年正式进入巴西市场。起初,企业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直接从中国进口整机进行市场试探,以快速评估消费者反馈并适应本地渠道生态。为解决本地制造问题,Oppo与Multi集团(前身为 Multilaser)合作,后者将在其位于马瑙斯的工厂组装手机。自由贸易区免征零部件进口税,并享受其他税收优惠。
“在这里想要拥有规模,必须本地生产。巴西高昂的进口税率与复杂的物流体系对任何想要依赖进口的手机品牌构成挑战,这也是我们最终选择在马瑙斯设厂的主要原因。”OPPO拉美地区首席执行官薛茗一(Ethan Xue)表示,“公司打算扩大在巴西的发售量、提升零售,并增加本地生产。”
2024年,OPPO巴西马瑙斯工厂实现从主板制造到整机组装的全过程本地化,日产能可达2万部。新工厂带动数百个就业岗位,显著提升了产品在巴西的性价比与市场响应能力。
薛茗一表示,OPPO的目标是成为巴西销量第二的安卓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品牌,正在扩大售后服务网络,现已拥有约20个自主售后服务中心,还提供1小时快修服务,不排除未来几年将在巴西开设自己的门店并扩大本地生产。
OPPO巴西马瑙斯工厂所在的自贸区监管局局长博斯科·萨赖瓦表示,中资企业近年来已成为该工业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OPPO等企业的落地,不仅带来先进制造能力,也推动了本地人才培养和绿色发展。”
OPPO借“本地化组合拳”加速突围
OPPO在巴西的产品战略聚焦中高端市场。2024年,该公司推出Reno13和Reno13F两款新机,起售价约3000雷亚尔,主打AI摄影、大容量电池与差异化外观设计,直面摩托罗拉与三星中段产品线的竞争。
OPPO巴西高级销售经理安德烈·阿尔维斯介绍,该公司的战略是销售中高端智能手机,同时也推出一些价格更低的入门级产品。后续计划推出一款面向极客人群的专属机型。
除硬件创新外,OPPO还积极推进品牌本地化。企业邀请前巴西国家队球星卡卡担任代言人,并与运营商Claro、电商平台Magazine Luiza展开合作,拓展品牌曝光与销售渠道。OPPO还在巴西全国范围内推出2年质保政策,与本地维修服务体系接轨,增强售后能力。
“去年4月第一台手机下线时,本地员工争相拍照留念,生产线员工也问哪里可以买到OPPO手机。”OPPO巴西马瑙斯工厂运营负责人马宝玉表示,公司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本地员工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让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工厂外方运营总监阿德里亚诺·库尼亚表示,中方带来的先进技术能够提高工厂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特别是从中国进口的生产线,让工厂能够满足生产标准,制造出更高性能的智能手机。
中国品牌集结巴西 手机市场竞争加剧
在OPPO加速布局巴西的同时,其他中国手机品牌也在不断加码投资。
小米2015年首次进入巴西市场,凭借在线销售及与运营商Vivo合作迅速打开局面,但约一年后便退出。2019年,小米重新进军巴西,与本地制造商DL Eletrônicos建立合作关系,开设实体店并进入主流零售渠道。此后,小米在巴西保持稳定的产品发布节奏。根据小米对外数据,去年其在拉美市场实现10%增长,目前在该地区手机市场排名第二。
Vivo(因与巴西电信运营商Vivo重名,在巴西市场改名为Jovi)也于今年初宣布与专门生产电子设备的GBR Componentes公司合作,在马瑙斯开展本地生产,瞄准安卓系统多元化用户群,进军巴西市场。
Realme自2021年起进军巴西市场,面临着小米、OPPO、Jovi和华为、荣耀等中国竞争对手崛起现状,希望在由三星、苹果和摩托罗拉主导的巴西市场中争夺更大的份额。4月,Realme宣布在马瑙斯开设首家本地工厂,日产能同为2万部,预计将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该品牌以性价比策略快速切入年轻用户群体,重点发力中低端市场。
从“水土不服”的市场探索阶段,到“智造在巴西”的现实落地,OPPO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产品引入到本地生产的全流程建设,成为中资企业深耕巴西市场的代表样本。随着中巴产业合作持续深化,中国品牌有望在新兴市场释放更大潜力,为本地制造、就业与绿色转型注入持久动能。
专家指出,中国手机品牌正通过“制造、品牌、渠道本地化”三位一体战略,在巴西这个制度复杂、市场高度集中的国家复制日韩企业发展路径。咨询公司Gouvêa Consulting合伙人让·保罗·雷贝特表示:“中国品牌具备强大的技术与供应链整合能力,在当前南美消费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