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Is Chinese finance enough to feed Indonesia’s clean energy push?
中文摘要:“对话地球”网东南亚地区编辑菲德里斯·艾卡·萨特利亚斯坦迪(Fidelis Eka Satriastanti)在《中国资金能否满足印尼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一文中表示,随着美国于今年3月退出“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中国可能将成为印尼实现其可再生能源目标过程中最具实力的融资伙伴。印尼计划到2034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至35%。该国于5月发布的新版《电力供应业务计划》(RUPTL)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目标,并详细阐述了实现路径。那么,来自中国的资金是否仍是可行的解决方案?
过去两年间,印尼与中国达成了总额226亿美元的绿色合作协议,覆盖可再生能源与清洁技术多个领域,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基础设施等。此外,印尼还与中国签署了两份关于绿色矿产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印尼期待将中国作为其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与风能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该国不仅是电动汽车和能源转型的潜在战略市场,更拥有与中国技术高度契合的发展需求。
能源转型研究所(Energy Shift Institute)专家认为,中国进入印尼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时机已趋于成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从以往煤炭项目的重要投资者转型为“绿色海外发展”的推动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愈发注重绿色与可持续,更多中小规模的项目将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资金投放,也将逐步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倾斜。
印尼气候政策倡议组织(CPI)专家指出,印尼能源转型需依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尤其是当前许多可再生能源项目尚不具备商业可行性。造成该状况的原因包括相关法规政策推进缓慢。中国作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领军者和全球最大供应国,在这一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印尼不仅要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更需在可负担的电价、资金投入与国内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之间取得平衡。(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