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Aligning green investment with growth: what Europe can learn from China
中文摘要:英国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的项目协调员Bob Geels在《绿色投资与增长相协调:欧洲能从中国学到什么》一文中表示,欧洲的机构投资者掌控着惊人的资源:仅养老基金就持有10.3万亿欧元,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金规模达33.7万亿欧元。他们率先推行环境、社会和治理框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净零排放目标,并在国际论坛上自豪地展示其气候方面的资质。
作者认为,尽管规模庞大且技术先进,欧洲却难以与中国竞争,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能够以欧洲无法比拟的速度和协调性将资金投入气候领域。这种差距并非源于资源不足,而是源于结构性协调难题。
相比之下,欧洲投资者面临的是分散的规则和缓慢的流程。旨在促进跨境投资的长期投资基金法规(Long-term Investment Fund regulation),因担心“缺乏协调”而难以实施。旨在调动欧洲战略投资的“投资欧盟”(InvestEU)计划也存在类似的协调问题,因为欧洲投资者必须应对相互冲突的税收、监管和治理制度,这会使项目时间表延长数年。
中国的协同战略造就了叠加的竞争优势。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得益于可预测的国内需求、标准化的融资条款以及包括关键材料加工在内的集成供应链,这是欧洲企业无法比拟的。作者认为,通过这种协调一致的方法及其竞争优势,中国已经证明气候投资能够推动而非限制经济增长。欧洲各国如果继续为如何瓜分“猎物”争论不休,最终将一无所获。(编译:江明明、秦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