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智库“中国-全球南方项目”非常驻研究员尤尼斯·沙里夫利发表题为《哈萨克斯坦为何是中国对外推进产能合作的前沿阵地》的文章称,尽管此前普遍预期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会放缓,但最新数据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一带一路”投资报告》显示,今年前6个月,中国投资“一带一路”项目约176笔,资金总额约1240亿美元,超过2024年1220亿美元的水平。
中亚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落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今年上半年,在中亚地区总计25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中,哈萨克斯坦占230亿美元,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金属和采矿业,尤其是铝和铜。
文章介绍说,在绿色转型和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东方希望集团近日宣布将在哈萨克斯坦投资逾120亿美元建设垂直一体化铝工业园,计划建设一座年加工能力600万吨铝土矿的采矿和选矿厂、一座年产300万吨铝的电解厂和一个风力发电站。该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并采用最先进的环保技术。据东方希望集团估计,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创造1万多个长期就业岗位。
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将对哈萨克斯坦铝业进行巨额投资,既有国内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是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结果。中国企业放眼海外,以实现生产网络多元化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哈萨克斯坦推动外国投资实现更高附加值的努力顺应了这一趋势,该国鼓励企业不再仅仅出口原铝或半加工铝,而是要在本国建立完整的生产链。
与此同时,外部压力也正在重塑中国的产业策略。美国对中国铝制品加征关税,使得中国直接出口的本土制品竞争力下降。在哈萨克斯坦建设加工能力,中企仍能进入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重要市场。
文章称,中国企业还对哈萨克斯坦铜产业进行了投资。一个旗舰项目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15亿美元在哈萨克斯坦阿拜州阿克托盖建铜冶炼厂。该工厂的建设将形成一个集群,将世界上最大的铜矿之一和现代铜冶炼生产结合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这将保障哈萨克斯坦国内含铜原料和阴极铜加工的市场需求。阴极铜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等行业。新工厂还计划生产精炼金、银和硫酸。
中国在哈萨克斯坦金属行业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反映出其在周边地区有意识地实施多元化政策。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这创造了将外国资本与国家发展目标相结合的机会。这一趋势不太可能放缓。哈萨克斯坦拥有巨大的、相对未开发的矿产资源,除了铝和铜,中国企业还在探索对该国锂矿的投资,并开发利用钨矿资源的项目。
未来几年,哈萨克斯坦面临的挑战将是平衡其作为资源供应国的角色与向价值链上游攀升的雄心。对于中国而言,其任务是深化中哈产业融合,同时避免引发哈萨克斯坦方面有关过度依赖中国的担忧。双方如何处理这种动态关系,不仅将影响双边关系,还将塑造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格局。(编译:江明明、秦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