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分析海湾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原创   2025-11-13 17:20   海湾研究中心

沙特海湾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助理莱拉·阿里(Layla Ali)撰文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注重提质升级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常被学界称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版”。迈入新阶段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加注重务实严谨,强调可持续性、财务可行性与数字化转型。对海湾国家而言,这一转变正与其各自国家发展愿景所规划的关键转型期相契合,既为合作开辟了新路径,也需要审慎管控相关风险。

海湾地区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汇处,是中国推进跨洲互联互通的天然合作伙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版框架下,海湾国家可凭借其战略地理位置和雄厚投资能力,拓展港口、物流走廊与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制造业、能源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中方伙伴能够提供工程技术、科技能力及对接亚洲供应链的渠道,而海湾国家则能提供资金支持、监管可预期性和稳定的投资环境。双方合作重点日益聚焦于构建综合性经济平台,借助高效海关框架与智能数字系统,实现港口、铁路网络和物流中心之间的无缝对接。

能源合作历来是海湾国家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基石,如今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背景下被赋予新内涵。“绿色丝绸之路”与海湾国家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扩大可再生能源产能及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长期战略高度契合。当前,海湾国家正重点投入清洁氢能、太阳能、风能及碳捕集技术的大规模开发,而中国在太阳能、风能与氢能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为双方在清洁能源开发、电网现代化和碳管理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版的另一显著特征是数字化维度的不断强化。对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和智慧港口系统的投资,正成为该倡议的新基石。海湾国家凭借数字化转型战略,有望充分借助中国的技术专长与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加速推进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和数字化公共服务建设。

例如,华为已在海湾国家建立起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科威特建设云数据中心,其中包括2023年在利雅得启用的华为云首个区域节点,该中心支持人工智能与政府云服务。阿里云也在迪拜启动了第二个数据中心,以应对当地企业对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案例反映出中国与海湾国家之间持续深化的数字联系。

在物流领域,中远海运港口参与开发的阿布扎比哈里发港引入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为智慧港口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向更注重财政纪律的模式转型,为海湾国家在更坚实的制度基础上推进联合投资创造了条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版鼓励多样化的共同融资安排,海湾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开发银行和私人投资者可与中国金融机构及多边开发伙伴合作,共同设计具有盈利性、透明度且符合各国战略优先方向的项目。本币融资、混合资本模式和风险共担框架等机制,均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合作成果,同时降低汇率波动与财政压力带来的风险。通过嵌入强有力的治理与尽职调查机制,海湾国家能够确保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既增强长期金融稳定,又维护政策自主性。

总体来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版有望成为推动海湾国家实现可持续、全球互联发展愿景的重要催化剂,进一步提升这些国家作为跨洲桥梁的角色,并助力其在新兴多极格局中发挥更关键作用。(编译:潘立华、秦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