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s new growth is a gamble with an old playbook
中文摘要:新加坡韩礼士基金会发布了一篇由政策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中国市场研究负责人Dinny McMahon等人撰写的文章,题为《专家解读中国的新增长模式》。文章指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将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以取代过去的建设驱动模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正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无论这一模式最终能否成功,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在保留传统产业的同时拓展新兴产业,将使中国的出口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工业产值占全球比重将从目前的约30%上升至45%。而中国国内消费者仅能消化其中一部分增长,这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将需要承担更多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
面对日益高涨的保护主义,中国已展现出保持出口增长的能力。例如,在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的五个月(4月至8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超过25%,但对非洲出口增长了32%,对东南亚增长18%,对欧盟也上升近10%。这一变化部分得益于中国出口商的价格调整,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对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支持,以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出口保险服务。
此外,中国还通过多种方式扩大海外销售并应对贸易壁垒,包括加强中间产品生产、推动海外工厂建设,并积极寻求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总体而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出口基数已经巨大的国家而言,进一步转向出口导向型增长,意味着必须重新调整和塑造其供需发展路径。(编译:秦川、江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