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治理,北京做对了什么?——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的北京实践和世界价值》一书在京发布

2025-11-16 20:39   新华财经   杨阳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6日电(杨阳) 16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由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和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联合出品的《超大城市治理,北京做对了什么?——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的北京实践和世界价值》一书正式发布。该书聚焦北京超大城市治理实践,通过深度调研与系统梳理,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为全球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中国思路”和“北京智慧”。

281e12ef82fb4194b3218f1818027f47.jpeg

图为《超大城市治理,北京做对了什么?——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的北京实践和世界价值》一书 王潇 摄

作为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正经历人类城市发展史上规模空前的现代化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座超大城市在治理领域取得的成效令人瞩目。发布会上,编撰团队代表通过一组组翔实数据,生动呈现了“北京现象”的鲜活注脚:城六区常住人口较2014年下降15%,人口疏解与功能优化同步推进;2024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0.5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降幅达65.9%,被联合国环境署赞为“北京奇迹”;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升至75%,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指数持续下降,交通拥堵难题得到有效缓解等。

“作为中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仅用10余年就取得了一些国际大都市用半个世纪左右才实现的‘大城市病’治理成效。”编撰团队表示,作为中国首个探索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的转型不仅是“古都之变”,更折射出“中国之变”;不仅是“城市之治”的生动实践,更诠释了“中国之治”的深厚内涵。

围绕“北京现象”,该书聚焦三个层面展开深入探讨:在实践层面,剖析北京破解“大城市病”的关键举措;在理论层面,挖掘北京对构建中国城市治理学的贡献;在世界层面,梳理北京应对世界城市新挑战的探索经验。为确保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编撰团队充分发挥“媒体+智库”“记者+学者”的优势,走遍北京16个区,解析600余个治理案例,并广泛听取城市决策者、城市管理者、城市研究者、普通市民及外国友人的声音,并以“新闻化表达”呈现学术思考与思想创新,让复杂的治理理论更易读懂、更接地气。

“超大城市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北京的破题,为中国特色城市治理树立了典范,也为全球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参考。”发布会上,编撰团队表示,北京在破解“大城市病”的过程中,跳出“一城一地”视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体系。重点体现在,以减量赋能区域协同发展,破解城市“摊大饼”扩张;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扭转“短视化”城市观;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化解“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接诉即办为牵引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韧性智慧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安全、百姓更舒心。

“总结北京实践,我们发现,以‘政治、法治、精治、智治、共治’为鲜明特色的中国城市治理学呼之欲出。”编撰团队表示,随着全球城市化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加速迭代,世界城市正面临多维度复合型新挑战。北京在应对城市挑战中不断探索怎样把握好“被动”与“主动”,平衡好“效率”与“公平”,统筹好“现在”与“未来”,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思路”和“北京智慧”。

据悉,本次年会由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通过汇聚全球城市治理智慧力量,对超大城市系统治理、协同创新开展深入研究和集中性展示,促进全球城市互鉴合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