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6日电(陈雪欣)16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主任柏坤霆围绕新兴航天技术赋能智慧城市的发展进行分享。

图为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主任柏坤霆进行分享 王潇 摄
柏坤霆表示,卫星数据对于超大城市治理非常重要。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建设的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则取决于包括地面、太空在内的生态系统的建设。当前新太空经济价值已经超过了0.5万亿美元,未来其价值可能会超过1.8万亿美元,近地轨道卫星已超过12000个,中国有500多家航空航天公司,很多企业都在朝太空探索。
“提到智慧城市,离不开卫星收集的数据,因此需要建立集成的低轨传感生态系统,其位置数据主要来自太空中的卫星,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传感器、地理空间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主要基于卫星收集的数据。”柏坤霆认为,我们可以更加智慧地将卫星数据应用于城市环境治理当中,且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成本不断下降,可以拍摄城市图像并将其应用于不同领域。
柏坤霆介绍,目前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正在探索其更多的应用领域。例如,屋顶太阳能,包括计算其生成能量数量、实际效果等,这些可以通过拍摄香港所有屋顶的照片,用以分析每一个屋顶,并通过建筑物阴影比例分析日照时间,确定每个建筑物的光照使用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用于研究海洋环境、水污染、沿海垃圾堆积等问题,通过遥感卫星的灵活性精准地预估真实情况。
柏坤霆表示,超大城市的治理非常重要,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赋能超大城市治理,可以使用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治理,像北京、重庆或者大湾区等大都市地区都需要垂直整合的地空传感器生态体系。
据悉,本次活动由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会议主题为“城市正智慧 生活更美好”,通过汇聚全球城市治理智慧力量,对超大城市系统治理、协同创新开展深入研究和集中性展示,促进全球城市互鉴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