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成“太空语言”折射中国影响力

2022-09-08 09:09   香港《南华早报》网   阿普丽尔·张(音), 香港《南华早报》网

香港《南华早报》网9月1日发表题为《太空语言的变化是如何反映地球上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的文章,作者是阿普丽尔·张(音)。全文摘编如下:

在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汉语是收发指令的唯一语言。这在2011年时还是无法想象的。当时,美国通过《沃尔夫修正案》,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机构利用政府资金与中国政府以及与中国有关联的组织进行接触,实际上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

这在中国如何影响国际秩序方面提供了一个有趣视角,令人对地缘政治紧张关系展开深思。

在中国进入太空前,俄罗斯和美国是仅有的两个曾独立发射空间站的国家。这两个冷战时期的对手希望在太空技术领域获得优势。

这是一场多领域的竞争:技术、意识形态和语言。哪种语言被传回地球会对数以百万计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产生重大影响。

1975年7月17日,一个关键时刻来临。当时,俄罗斯人和美国人的航天器在轨道上对接。通过一次握手,双方用合作取代了长期以来的紧张政治关系。

此后,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他们更多地了解了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后来一起参加国际空间站项目,俄语和英语被指定为官方语言。

在《沃尔夫修正案》通过10年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升空。中国还将其公民送入太空,如同俄语和英语一样,汉语现在也是一种太空语言。

我们再次处于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在太空中,英语试图使俄语黯然失色。美国希望其他国家签署《阿耳忒弥斯协议》,实施一项由美国主导、在2025年让人类重返月球的计划。俄罗斯不愿加入其中,称该计划过于“以美国为中心”。

另一方面,汉语在太空中影响力日增。现在,到处都有中文名字。除了天宫,曾在太空中旅行的物体还包括神舟飞船、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和祝融号火星车等。

这些名字已为地球上数十亿人所知,他们借此接触到一种新的含义系统。今后,将会出现更多这样的名字。此外,中国航天员的名字也正在变得家喻户晓。

尽管中国航天员的数量仍然少于俄罗斯或美国的宇航员,但他们已确立其地位。“taikonaut”这个新词是“taikong”(太空)和“astronaut”(宇航员)的合成词,专指中国航天员。

鉴于俄中两国已同意共同建设一个国际月球科研站,俄语和汉语可能会成为月球上的共同工作语言。

各方都在关注月球的资源及战略地位,在太空中的领导地位将影响地球上的事态发展。在太空中,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它们还在流动性地反映地球上的地缘政治关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