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萨米尔·巴塔查里亚发表题为《津巴布韦的锂博弈:在中美竞争中前行》的文章称,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推动了对锂等关键矿产的需求,而锂供应链面临自然灾害、政治不稳定及市场波动等多重风险促使各国采取措施保障供应稳定,锂资源丰富的国家借此利用锂作为地缘政治杠杆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津巴布韦作为非洲最大的锂生产国和世界第五大锂矿开采国,拥有满足全球约20%锂需求的潜力。2023年,该国锂产量达3400吨,锂出口创下2.09亿美元的记录,成为继黄金和铂族金属后的津巴布韦第三大矿产出口品。然而,津巴布韦目前仅出口未加工锂矿石,商业附加值有限,出口额较低。
意识到锂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津巴布韦政府计划发展国内电池级锂提炼能力,试图在国内打造锂提炼中心,以此带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此,2022年颁布《基本矿产出口管制法》,禁止未经加工锂矿出口,意图遏制走私活动。
然而,这些举措并未带来预期的经济改善。津巴布韦锂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电力短缺、外汇不足和政策不确定性。巨额债务负担导致该国无法从国际金融机构获得新资金以改善电力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锂价走低也对津巴布韦的锂产业构成了挑战。
作者指出,为支持津巴布韦2030年实现120亿美元矿业经济的目标,中国已大幅投资该国锂矿产业,包括一项价值高达27.9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多家中国企业参与其中。如中矿资源集团在马斯温戈省投资2亿美元建设锂辉石和透锂长石工厂,预计年产30万吨化学级锂辉石精矿。浙江华友钴业的子公司在戈罗蒙齐投资3亿美元建设锂加工设施,年加工能力450万吨硬岩锂,年产精矿约40万吨。此外,华友钴业以4.22亿美元收购了阿卡迪亚矿。诚鑫锂业集团也在萨比星矿投资7700万美元建设锂选矿厂,并额外投资1.3亿美元建设锂加工厂。
作者提到,建设锂经济基础设施成本高昂,津巴布韦亟需外部投资发展国内锂产业,但由于长期遭受西方制裁,其自2001年来损失近420亿美元收入。在政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津巴布韦迫切需要外部投资来振兴经济。
美国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锂价值链中的地位,然而其制裁政策却促使津巴布韦更加依赖中国投资。在制裁期间,中国或是唯一持续在津巴布韦进行投资的国家:2023年上半年,津巴布韦收到160份来自中国的锂投资申请,来自美国的仅有5份。
美国于2024年3月解除了对津巴布韦的制裁,为西方投资打开大门。即便如此,津巴布韦仍面临劳动力培训不足等问题,可能需要效仿其他国家,依凭法律要求矿业公司提供本地员工培训。美国或与印度等国家合作制定能力建设计划,以保护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安全。
此外,津巴布韦缺乏必要的跨境物流和基础设施。美国已宣布计划建设洛比托走廊,意图连接安哥拉的洛比托港与赞比亚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未来,美国可能会考虑延伸此走廊至哈拉雷,以促进物流运输和经济发展。
作者指出,鉴于全球锂供应网络紧密交织的特性,津巴布韦有望借助其丰富的锂资源改善国际形象。各国对津巴布韦锂矿的竞争对该国而言是积极信号。为了发展锂供应链,津巴布韦需要与二级生产商及国际买家建立合作关系。当前,中国在锂加工和价值链控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不断增加国内锂项目数量进一步巩固了其关键贸易伙伴的地位。随着美国也开始关注津巴布韦的锂资源,津巴布韦可能在这场大国竞争中受益。作者认为,其最终结果将取决于美国在中国主导的锂市场战略竞争中所投入的资源程度。(编译:胥润萱、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