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国际研讨班走进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

©原创   2024-09-27 17:37   袁玉娇,黄双湖,马迪

9月25日,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项目“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走进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深入了解中国大唐在清洁能源发展、能源科技创新、能源装备先进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据介绍,2015年11月,中国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截至目前,中国已成功举办58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研讨班,累计培训了120余个发展中国家近24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专业人员。

本次研讨班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将系统全面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成效、经验等相关内容,重点宣传分享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清洁能源电站建设生产运营、能源装备先进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发展思念、重点举措、体制机制、成果成效和实践经验。来自斐济、蒙古国、埃及等国家的29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和技术人员共聚一堂,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进行交流和学习。

中国大唐秉承“提供绿色能源、点亮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在四川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目前已建成水、风、光厂(场)站48座,实现788.34万千瓦装机规模,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超24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7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978万吨,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拥有多项成果和经验。

本次研讨班走进的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是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桥头堡”,地处川东北,担当嘉陵江一江安澜“总开关”重任,荣获水利部“人民治水 百年功绩”治水工程,枢纽的建成运行圆了川东北老区人民盼了半个多世纪的水利梦,极大促进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研讨班学员深入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现场,了解了其在防洪灌溉、城乡供水、清洁发电、拦沙减淤、梯级补偿、交通航运等方面发挥的社会功能,直面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

据介绍,2019年6月,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2×500吨级的升船机工程投入运行,从此打通了川东北通江达海经济社会发展水运要塞。近5年来,安全运送广元周边及陕西、甘肃货运船舶、公务船舶及工程船舶等超790艘、货运量94800吨,是名副其实的“黄金要道”,支撑秦巴山区、川陕革命老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双城经济圈”。

在防洪抗洪方面,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总库容40.6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0.6亿立方米。“十年间,我们多次成功应对超大洪水。2018年7月,枢纽成功应对‘7·11’洪水,避免了下游上百万群众紧急避险转移;2020年成功应对‘8·11’宽峰洪水,拦截近20个西湖水量洪水;2021年10月,成功应对近40多年来最强秋汛;2024年7月,20天内接连应对4场洪水,有效降低了沿江城镇抗洪减灾压力……”大唐亭子口公司职工王慧玲如数家珍地向研讨班成员介绍了枢纽投运十年在防洪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356eed1df4734bdf855bf8e9dce47d3a.png

参观“水光互补”基地

此外,中国大唐在亭子口打造水光互补能源基地,构建安全、绿色、经济现代化能源体系。“投产10年来,累计清洁发电超3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990万吨。”在中控室,大唐亭子口公司职工李杰详细介绍了目前为止枢纽的清洁发电成效。研讨班成员们实地了解了枢纽建设、水轮机组参数、设备维护等情况,以及枢纽在防洪度汛、清洁发电、能源保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据了解,本期研讨班为期两周,课程内容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主题,继续开展培训学习,进一步提升培训学员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共同探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深化南南合作的交流与协作。(袁玉娇 黄双湖 马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