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北京10月12日电(张璐曦、王钊)10月11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助力全球南南合作”主题论坛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圆桌会上,《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专题政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发布,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报告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3-2024年度专题政策研究项目成果之一,由来自“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红杉气候基金会、商务部研究院、美国波士顿大学、中国电建集团、印尼基础服务改革研究所、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等中外机构的专家联合编写。“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张建宇、红杉气候基金会总裁吴思缇分别担任项目中外方组长。
作为项目中方组长,张建宇指出,此次发布的报告以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为主题,旨在阐释新时期、新形势下南南合作的新内涵与转型趋势,响应全球南方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诉求,聚焦可再生能源这一关键领域,为中国政府与发展中国家相关方开展绿色南南合作提供建议。
图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张建宇在圆桌会上介绍报告成果。(王潇 摄)
报告总结梳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领域南南合作的进展历程和成功经验,以东南亚、非洲等区域为重点,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气候治理、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关键挑战与合作机遇,为探索新形势下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公共问题相互交织,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的系统性影响正在深刻演变,凸显了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系统、治理能力等在多维挑战下的脆弱性。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南南合作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全球南方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领域的广泛合作,发展中国家通过努力共享知识、技能、专长和资源,实现其发展目标。
报告认为,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是南南合作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倡导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共享发展经验,共促经济贸易发展。几十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南方国家间知识、经验、政策、技术和资源等发展方案交流,合作领域覆盖气候变化、农业、卫生、基础设施等。
报告发现,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投资合作对当地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带动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了可行方案。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均将能源转型作为应对发展与气候双重挑战的关键领域,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与资金不足、新能源项目开发工具不足等诸多障碍。
报告提出了建立协调一致、需求导向的政府间绿色南南合作管理框架与工作机制,强化中国-东盟清洁绿色能源开发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战略伙伴关系,探索中国-非洲可持续贸易、绿色工业化、关键矿产等领域合作,依托高层对话机制撬动中国-巴西绿色合作机遇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据介绍,2019年以来,国合会已开展五期绿色“一带一路”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系统谋划“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和创新机制,为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生态环保领域南南合作提供理论支撑。
图为报告中文版封面
图为报告英文版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