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助理研究员萨米尔·巴塔查里亚发表题为《中国与毛里求斯的自由贸易协定:贸易与外交的战略组合》的文章称,贸易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和适应性贸易政策,中国经济显著增长。随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中国与毛里求斯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让中国通过毛里求斯向其他非洲国家出口,中国与毛里求斯共同创造了一个互利的局面。
文章称,在签署自贸协定方面,中国是一个“后来者”。自2002年与东盟签署第一份自贸协定后,中国加快自贸协定外交步伐。截至2024年1月,中国与29个贸易和投资伙伴签署了22份自贸协定。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进程放缓,中国与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和塞尔维亚签署3份自贸协定。
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毛里求斯是非洲最富有、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与毛里求斯于2017年12月启动自贸协定谈判,经过四轮谈判,在2019年10月17日正式签署协定,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首个自贸协定。该协定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与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贸易同步开始。
文章称,毛里求斯国土面积虽小,但其战略定位是通往非洲的门户,是连接亚非的外交桥梁。该国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赢得投资者信心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此外,毛里求斯是多个区域组织的成员,也是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缔约方。毛里求斯为中国在该国和其他非洲地区开展贸易和投资提供经济前景。
此外,中国对于自贸协定谈判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旨在帮助其谈判代表积累必要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加强其未来与更大经济伙伴谈判时的地位。这种渐进式的贸易谈判进程,以及中国自贸协定中贸易自由化的缓慢步伐,也使中国政府能够为国内产业制定专门的保护措施,让国内利益相关者有时间适应未来更全面、可能更具挑战性的贸易自由化措施。研究还发现,中国对自贸协定的主要兴趣也不局限于经济范畴。
文章认为,中国选择毛里求斯作为与其签署自贸协定的第一个非洲国家,与中国的策略一致,即从小规模、实验性举措开始,之后可以复制和扩大规模。如果中国打算在非洲其他国家复制这种模式,可能会对非洲大陆和全球产生更广泛影响。
与任何自贸协定的参与者一样,中国希望自贸协定能够实现经济目标,尤其是在扩大出口和使市场多样化方面。中国贸易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不仅要增加对大型市场的制成品出口,还要其他大洲的小国增加制成品出口。受益于原产地规则,较小国家往往是中国产品进入各大陆市场的途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可能会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自贸协定,从而进入更大的市场或接触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供应商。与拥有庞大国内市场或已经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国家签订自贸协定,有利于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目标。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对毛里求斯的出口仍然远远超过从毛里求斯的进口。然而,随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中毛自贸协定可能很快让中国通过毛里求斯向其他非洲国家出口,中国与毛里求斯在这方面将创造一个互利的局面。(编译:潘立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