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The rise of China as an international lender
中文摘要: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管理学院副教授蒋正阳(Zhengyang Jiang)《中国作为国际债权人的崛起》一文。作者在文中表示,2010年以前,中国的海外贷款一直低于1000亿美元,随后从2010年开始急剧上升,2016年超过5000亿美元。它在2021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的峰值,之后在2023年下降到约800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以来,中国对外贷款规模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22个巴黎俱乐部国家官方贷款的总和,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债权人。
中国的海外贷款在地理分布上是多样化的,不仅限于邻国,还跨越亚洲、非洲和南美等多个大洲。同一区域内各国之间也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例如,柬埔寨获得的资金占GDP的比重比越南高,秘鲁比哥伦比亚高,苏丹比埃及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驾驭全球金融周期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美国货币政策在推动这一周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美国货币政策收紧时,外币往往会贬值,资产价格下跌,全球资本流入减少。为此,发展中国家往往被迫调整其政策立场,以稳定其货币价值和资产价格。基于2010年至2024年发展中国家的大样本,作者发现中国的海外贷款显著重塑了全球金融周期的传导。具体来说,对中国贷款依赖较多的国家往往较少受到全球金融周期的不利影响。在美国收紧货币政策期间,从中国借入更多资金的国家经历的汇率贬值和股价下跌往往不那么严重。
总之,海外贷款在使发展中国家免受全球冲击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海外贷款,美国和中国的政策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全球金融格局。(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