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Has China’s Great Relocation Helped Southeast Asia Industrialise?
中文摘要: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新加坡)访问学者Maria Monica Wihardja等在《中国大迁移帮助东南亚实现工业化了吗?》一文中表示,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尤其是中美贸易争端)及供应链多元化趋势(如“中国+1”战略)的推动,中国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这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制造业转移如出一辙,而后者推动了亚洲的工业化进程。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制造业的“大迁移”能否促进东南亚的长期发展?
文章称,鉴于美国威胁对东南亚国家出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制造业的“大迁移”在为东南亚国家带来收益时也会带来挑战。由于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的迁移可能会放缓,投资者可能会推迟或取消扩张或迁移业务。与此同时,对中国产品激增和第三方市场竞争加剧的担忧,或许会强化东南亚国家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区域一体化供应链的必要性。
文章建议,为了有效应对这些不利因素并将其转化为长期利益,东南亚国家需要继续解决其投资环境中的结构性问题。东南亚国家需加强本地供应链间的联系、加大国内中小企业的参与力度,以及对技能和技术转让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持。只有这样,东南亚国家才能充分利用投资,并进一步巩固其作为重要的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编译:秦川、江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