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Sudden pause in US-China tariff war: A turning point or temporary truce?
中文摘要: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与全球化中心发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顾清扬(Gu Qingyang)题为《中美贸易争端骤停:转折点还是暂时休战?》的文章称,就在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冲击全球市场之际,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谈,其结果令世界震惊。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中美都有所让步,这一意外进展引发了人们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广泛猜测。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贸易、技术和地缘政治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为何这次会突然握手言和呢?作者认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引发了国际市场的剧烈动荡。美国股市因此下跌,美元亦承压,美债也遭遇抛售。更为关键的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公开表达了不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的分歧不断扩大。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微妙而重要的转变。
作者分析称,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并呼吁各国共同反对贸易霸凌。这不仅让中国在全球舆论中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也使其在谈判桌上获得了更大筹码。重要的是,中国并非仓促应对这场争端。自2017年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出现以来,中国秉持着“做最坏打算”的心态,不断强化技术自主,扩大国内市场,并在“全球南方”构建了供应链网络。过去八年来,这些长期战略努力赋予了中国应对外部压力的更大灵活性。
作者认为,此次会谈是中美双方都可以称之为胜利的谈判。对中国而言,经济获得了喘息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谈判让美国更清晰地了解了中国的原则和底线,为未来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对美国而言,谈判结果有助于平息国内批评,安抚动荡的金融市场,并提供了降低对华贸易逆差的途径。美国也可将此次会谈作为与其他国家谈判的典范。尽管中美日内瓦会谈暂时缓和了局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盲目乐观,中美关系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编译:秦川、江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