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Are we heading for a multi-currency world?
中文摘要:英国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发表全球咨询服务公司阿布罗斯集团创始人兼执行合伙人克里斯托弗·斯马特(Christopher Smart)一文《我们是否正走向一个多极货币世界?》。作者在文中表示,如果说有哪个国家需要以优惠利率借款,那无疑是债务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且财政纪律荡然无存的美国。如果说有哪个国家在蓄意破坏支撑其低借贷成本的储备货币地位,那无疑是奉行自私贸易政策、滥用制裁且政治氛围恶化的美国。
尽管围绕美元贬值的争论不绝于耳,但美元仍占全球外汇储备的约57%,占全球外汇交易的88%。只要大宗商品衍生品仍主要以美元计价,美元的主导地位就不会轻易消退。但投资者应开始设想一个美元、人民币和欧元共存、影响力更为均衡的世界。
中国一直在有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以人民币计价的贷款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同时,货币互换网络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人民币的流动。数字人民币处于支付系统现代化的前沿,这无疑会推动其在海外的采用。欧洲央行行长近期概述了欧元成为更可靠全球货币的具体举措,这将降低欧洲的借贷成本,使欧洲企业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并减少欧洲在地缘政治上对日益难以预测的美国的依赖。但问题在于,其很多设想都基于对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国内政治的某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开放贸易”以及“更深入、更具流动性的资本市场”看似触手可及,但“以安全能力支撑(贸易)”以及“在政治上团结一致,从而能够抵御外部压力”这些说法,即便最乐观地看也显得遥不可及。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我们或许正走向一个多极货币世界,越是接近,过程就越艰难。(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