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析中美软实力差距缩小的原因

©原创   2025-08-12 14:58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

原文标题:Washington’s Retrenchment and Beijing’s Soft Power Push

中文摘要: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中国项目助理教授Stefanie Kam在《华盛顿的收缩与北京的软实力推进》一文中表示,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25年7月15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来自24个国家的受访者中,对美国持好感的比例已下滑至49%,而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则上升至37%。调查还显示,自2024年以来,在25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包括美国)对中国的好感度有所上升,这表明全球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有两大原因:美国有意降低自身公共外交机制的级别;中国系统性地重组塑造其叙事的机构(systematic retooling of the institutions that shape its narrative)。

自特朗普再度出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正在破坏其软实力基础,如削减预算、终止对外援助合同、暂停国际维和活动、取消教育或文化交流等。特朗普似乎已放弃发挥美国的软实力,转而采取更强硬、更具交易性的外交政策。在不到一年时间,特朗普让美国变得更加难以预测、更不友好,这大幅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中国的外交政策则保持稳定,也更具包容性,其承诺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通过将自身定位为多边主义的捍卫者以及公共产品、绿色金融、数字互联互通和疫苗生产的提供者,中国将硬利益(hard interests)与软实力吸引力融为一体。在美国的收缩导致许多合作伙伴寻求可靠外交关系之际,中国将其国家主导、市场化的参与模式定位为促进发展的可靠途径。

文章认为,全球对中美两国认知差距的缩小并非软实力主导地位的交接。在影响力的竞争中,中美之间没有明显的赢家。在多极化动荡的时代,能否在影响力竞争中胜出取决于韧性、一致性和战略互信的建立。(编译:秦川、江明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