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AI’s Great Power Paradox: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US-China Tech Rivalry
中文摘要: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发表耶鲁大学数字伦理中心研究助理Emmie Hine题为《人工智能的大国悖论:中美科技竞争中的合作与竞争》的文章称,中国和美国是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强国,且都拥有全球雄心。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的加速,负责任地监管人工智能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中美两国都有能力塑造人工智能治理的未来。
在美国,人工智能治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自由市场观念的影响。特朗普上台后则抛弃了这些观念,转而宣扬“美国价值观”。这个定义不明确的词组更像是一种针对中国的竞争手段,而非一种连贯的政策愿景。中国则在其治理战略上更加一致。中国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视为国家实力的支柱。
近期,美国将再次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此前该芯片曾受到限制。这是一项贸易协议的一部分,中国则同意松对美国稀土出口的限制。尽管这笔交易看似违反常规,但却反映了现代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现实:支撑其发展的资源和供应链密不可分。中国开采了约70%的稀土,并在稀土加工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英伟达公司则占据了92%的GPU市场。这两者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中美两国都在尝试实现基础设施脱钩,但美国可能不得不在其基本原则上做出妥协,以保持对关键资源的获取。
这会带来更广泛的合作吗?地缘政治问题可能根深蒂固,各国无法携手推动和谐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然而,每个国家的首要目标都是相同的,即“造福于民”。特朗普政府是否会同意进行实质性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讨论尚不确定,但中国逐渐开始引领全球人工智能的治理。美国将如何选择,仍有待观察。(编译:秦川、江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