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数据中心能效或是决定人工智能竞争胜负的关键

©原创   2025-09-03 13:29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

原文标题:China’s Data Centres: Watts Behind The Bytes

中文摘要: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杰出研究员莉迪娅·鲍威尔(Lydia Powell)在《中国的数据中心:字节背后的瓦数》一文中表示,对人工智能应用至关重要的数据中心(Data centres)会消耗大量能源,而非提供能源。互联网上的标准信息搜索消耗约0.3瓦时(Wh)的电力,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搜索需消耗约3瓦时的电力,是前者的30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数据中心,这增加了中国的电力消耗和碳排放量。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决定人工智能竞争胜负的关键不再是数据中心的多寡,而是其能效。字节背后的瓦数越低,胜算就越大。

对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的估算,不同来源存在差异。国际能源署 (IEA) 等西方机构估计,到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略高于100太瓦时(TWh),占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的25%。中国方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超过150太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的2%以上。

中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规划节能数据中心。中国能源和技术机构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方针,以确保数据中心建设在能源效率和碳排放方面达到全球标准。中国于2022年启动了“东数西算”工程。该工程的启动将大幅提高数据中心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从而降低碳排放。中国还致力于到2025年实现数据中心的平均能源使用效率(PUE)低于1.5。PUE是衡量能源效率的指标。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的PUE为1.56,全球平均水平则为1.43。

DeepSeek-R1模型的能耗和经济成本比西方同类模型要低,因为其训练仅使用了约2000个GPU,而ChatGPT-4训练则使用了25000个。相较于西方模型,DeepSeek-R1可在实现类似性能的情况下,能耗降低90%。

总之,当能源效率成为人工智能竞争的核心时,消费者和环境才是真正的赢家。(编译:秦川、江明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