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转型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

©原创   2025-09-10 16:42   中国-全球南方项目

原文标题:The New Protectionism Toward China and Climate Change

中文摘要:南非智库“中国-全球南方项目”发表了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主任凯文·P·盖勒格(Kevin P. Gallagher)撰写的文章《针对中国的新型保护主义与气候变化》。作者在文中指出,多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动政策创新与公共投资,已成为全球低碳技术贸易的重要引领者。中国的低碳技术出口显著降低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效应在高收入国家以及接受大量发展援助的“全球南方”国家中尤为明显。

作者提到,目前美国和欧洲正在对低碳技术(及其他商品和服务)设置贸易壁垒,并大幅削减或取消对外援助,这一趋势可能对全球碳排放产生深远影响。展望未来,中国需为“全球南方”国家制定新的贸易与气候战略。

根据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的贸易数据库,90% 的低碳技术贸易发生在中国与高收入国家之间。中国与少数欧盟国家是这类技术的主要生产国,而北美则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全球南方”国家在低碳技术贸易中所占份额极小。由于外债偿还压力持续上升,以及在贸易与投资协定下面临的政策空间有限,这些国家无论是在生产还是消费低碳技术方面都面临较大困难。

在此背景下,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与辽宁大学合作,通过统计分析明确了中国低碳转型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的收入水平、贸易开放程度、教育水平、政治稳定性以及所获得的发展援助规模,均是推动其与中国开展低碳技术贸易的关键因素。研究还表明,与中国进行低碳技术贸易的国家,其碳排放量实现了下降。(编译:江明明、秦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