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ese mining in West Africa: Respon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
中文摘要: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表加纳大学副教授Richard Asante等《中国在西非的采矿活动:应对环境与社会影响》一文。作者在文中表示,由于全球矿产需求不断增长,西非已成为重要的采矿中心,黄金、钻石、铁矿石、铝土矿、铅、锌、石材以及锂、钴和铜等关键矿产的开采规模正在扩大。这些活动既有大型商业活动,也有小规模手工采矿活动。
这些采矿活动为矿区带来就业机会和基础设施,也对西非各地的水资源、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生计、健康和粮食安全造成影响。国家或区域政策和执法机制未能充分应对采矿对该地区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对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加强监督和合规性:建立数字化举报系统;更新并执行签证规定,加强移民和边境管控;明确并完善采矿许可制度和土地权属法律;建立区域性矿业合规数据库,监测环境影响评估(EIA)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落实情况,并识别不良行为者;建立矿业托管账户。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教育,制定国家及地方层面的教育计划;培训和保护记者。
赋能社区:组建社区监督委员会,与安全机构、政府机构、当地及国际非营利组织、民间团体以及新闻媒体合作,以区分合法和非法采矿活动;登记当地矿工以提高透明度,并支持合作社,鼓励小规模手工矿工从非法采矿转向正规采矿活动。
国际层面的接触:与相关国家政府接触,探讨环境退化问题;西非各国政府间开展合作,分享信息,协调行动。(编译:潘立华、秦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