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Indonesia’s Nickel Strategy: Downstreaming and Development
中文摘要: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经济与增长中心研究助理Manini在《印尼的镍战略:下游化与发展》一文中表示,2023-2024年,出口禁令和许可证制度加剧对关键原材料的争夺,将它们从边缘问题推到经济和安全政策的中心。各国政府寻求降低单一风险,实现多样化和降低供应风险,并限制对任何单一第三国的依赖。与此同时,2024年全球电池需求攀升至近1太瓦时,凸显出镍等原材料在各行业和各地区的重要性。然而,精炼行业仍然高度集中,尤其是镍、锂和钴,这放大冲击风险,也强化了建立更多合格枢纽的论据。
作者提到,2024年,中国继续主导中游和下游电动汽车和电池供应链,加工全球70%至95%的锂、钴、磷酸盐和石墨。中国生产98%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分之二的镍基正极材料、超过90%的负极材料以及80%的全球电池组件。由于中国在多个精炼步骤中拥有特别大的份额,合作伙伴需要加大努力以减少过度依赖。
除了原材料出口,印尼还投资于国内加工业和电池产能,以便在国内获取更多价值。作者认为,像印尼这样拥有资源的经济体变得越来越重要。目标不是“取代中国”,而是增加可信的枢纽,在靠近矿物开采的地方创造价值。这将转化为扩大就业、减少运输风险,并降低地缘政治摩擦。
作者认为,印尼以镍为主导的举措提供一条平衡增长、在国内建设工业并在地缘政治紧张时促进地区间合作的现实路径。这不是零和竞争,而是一个分享价值、制定共同标准和在紧张世界中降低摩擦的机会。(编译:潘立华、秦川)
